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85126
大小:423.0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09-23
《德州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德州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1引言城市空间形态客观的反映了城市各功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工过程和自然过程之间的空间关系,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空间物化形态。城市地区的地形特征、自然环境特点等从外部限定城市结构形态的特性;而社会经济活动则以内力的作用促使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正是这种自然力与非自然力的作用促使城市形成一定的形态,并遵循一定的规律动态的变化和发展着[1]。古代城市经济水平有限,居民的出行受到交通工具简陋的影响,活动范围被限制在狭小的区域内,城市空间规模较小,城市间的联系与交流受到很大影响和制约,城市整体集中发展。当今,随
2、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交通系统的的日益完善,使得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城市的空间结构、规模、产业布局、城市形态都发生较大的改变。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城市形态演变过程,分析各种引导因素,探讨未来的演变趋势,以实现城市空间合理有序的增长成为重要问题。德州市位于黄河下游北岸,山东省西北部,地处平原。北依北京、天津,南邻省会济南,西接河北及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及胶东半岛,是联系华东、华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自古有“九达天衡,神京门户”之美誉。德州是一个因交通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古运河、津浦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对德州城市发展具有着重要的
3、影响,在其城市形态上留下了清晰可见的印迹。交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进步,益成为影响工业生产布局的重要因素。从明清时期运河航运的鼎盛到21世纪高速公路的拉动和引导,德州城市用地空间的拓展基本上遵循着轴线推进、环状填充、圈层扩展、跳跃式发展等几种基本方式,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或交替出现。因此,德州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富有鲜明的特征模式,探寻其发展规律,不仅对于指导德州城市今后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而且对解决中国同类城市的用地布局优化问题具有重要理论及实践指导价值。2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理论2.1城市空间形态的定义 城市形态是指
4、某一时间内,城市在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互动影响下发展所反映出来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构成城市发展变化着的空间形式的特征。城市形态可分为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显性形态主要是指用地形态、空间形态以及居住、街道、中心区等物质要素形态;隐性形态则是指文化传统、民俗等非物质要素形态。城市空间形态,也就是城市的显性形态,是某一时间内城市实体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空间物质形态,受到城市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互动影响。本文认为城市空间形态包括城市的内部结构(城市内部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和外部结构(城市的外部轮廓)及其相互关系。城
5、市内部的水平结构主要指城市的用地结构与功能布局,城市内部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城市的三维空间,城市的外部轮廓主要是指由建设区边界所构成的城市形状。2.2城市空间形态演进机制经济发展中的城市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演变一直是城市空间演进的直接动力。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决定了城市空间扩展形式的周期性更替:高速增长一外延式水平空间扩展与缓慢增长一内涵式垂直空间扩展或内部填充。自然地理环境是扩展的基础条件。交通建设对扩展有指向性作用。城市发展政策、法律、规划等政策与规划控制是扩展的控制阀,我国的财政体系、人口迁移和户籍管理政策、住房政策、城市发展政策对城
6、市空间扩展影响很大。“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指导下,作为政府行为的城市规划成为国家干预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居民对良好的生活环境质量的需求对扩展具有特殊影响。黎夏、叶嘉安利用遥感有效地监测和分析了东莞市的城市扩张过程。汪小钦、徐涵秋、陈崇成(2002)提出福清市时空扩展的动力机制。同年,何流、崔功豪提出南京城市空间扩展动力机制:经济因素(GDP,产业结构)、政策因素(土地制度,房改制度)、规划引导。姚士谋、朱振国等(2002)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从规划背景、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以及新市镇发展
7、的功能,探讨香港城市空间扩展的新模式,提出香港发展的动力机制。朱鹏宇、胡海波(2003)在研究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扩展机制时提出自然限制要素、人文指引要素、交通诱导要素和经济指向要素四个影响要素[2]。2.3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阶段现代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演变与城市发展阶段有密切关系。城市的空间布局受各个城市内部、外部条件影响而显示出不同的形态,但是,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的发展阶段往往有一定关系,一般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早期:以单中心为特点的中小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工业化阶段,集中连片发展,一般呈同心圆形态。中心只有一个,交通线路由市中心向
8、外作放射状分布;②扩张期:以单中心为特点的大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工业化成熟阶段,随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将沿交通线路在既有的土地使用基础上,向外扩大,出现分散组合式的或更为集中的发展模式。③中期:以多中心(核心)为特点的大都市区(圈)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