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一考研大纲

西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一考研大纲

ID:8849071

大小:4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9

西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一考研大纲_第1页
西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一考研大纲_第2页
西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一考研大纲_第3页
西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一考研大纲_第4页
西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一考研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一考研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西南财经大学2017年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命题学院:经济学院考试科目代码:801考试科目名称:经济学(一)一、考核目标经济学(一)的考试涵盖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专业课考试内容,要求考生:1.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掌握和再现学科的有关范畴、原理和规律。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运用有关理论辨析、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3.理解和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和方针,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二、考试主要范围政治经济学部分:(90分)(一)导论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经济规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商品与货币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局部劳动和总体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三)资本与剩余价值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的本

3、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以及三者的相互关系,现代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工资的本质,当代劳资关系。(四)资本积累与再生产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资本积累的实质、原因,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资本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的关系、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原因,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对过剩人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失业现象。(五)资本循环与周转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态的片面性,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基本条件;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

4、据和意义,生产资本两种划分的区别;固定资本磨损及其成因,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和途径。(六)社会总资本在生产与经济危机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具体表现和周期性,固定资本更新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七)剩余价值的分配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平均利润的决定因素,市场价格,平均利润下降规律;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其获得途径,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股份资本和股票价格;虚拟资本及其与实际资本的关系、虚拟资本的作用;地租的本质,级差地租

5、产生的条件与原因、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土地价格及其变动趋势。(八)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与经济全球化垄断的形成、垄断组织、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原因与性质;经济全球化性质的二重性。(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与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DIM结构分析,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其基本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

6、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经济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及其特征,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规则;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在逻辑和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中国农户经营的利弊,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户经营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农户的经济行为。(十二)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含义

7、和要求,政府进行再分配的原因以及再分配的功能;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分配制度改革和分配关系的调整,当前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重点和政策取向,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以初次分配促进公平和效率的统一;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功能,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优化开放结构;发展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