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种类

浅谈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种类

ID:8844288

大小:93.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4-09

浅谈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种类_第1页
浅谈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种类_第2页
浅谈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种类_第3页
浅谈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种类_第4页
浅谈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种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种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前言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玉米病虫害种类众多,主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和丝黑穗病等;主要虫害有玉米螟、蚜虫、红蜘蛛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要做好玉米生产,就要防治好玉米病虫害。玉米在整个生育期中遭遇多种病虫害的危害,防治上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采取长效治理、应急防治相结合治理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物理、生物、化学防治,将重大病虫的危害控制在经济水平以下,确保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根据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消长规律,现将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19黑龙

2、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第一章玉米病害1.1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又称玉米煤纹病、玉米条纹斑病、玉米叶枯病等,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造成玉米减产15~20%,发生严重的年份,感病品种减产达50%以上。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苞叶,以叶片受害最重。一般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扩展。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逐渐向两端扩展,形成纺锤形或梭形大斑,病斑中央黄褐色或青灰色,边缘暗褐色。在感病品种上病斑一般长5~10cm,宽1cm,严重的长可达15~20cm,宽2m左右。发病后期,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产生大

3、量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抗病品种上病斑小,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褪绿晕圈,病部不产生或极少产生黑色霉层。发生特点玉米大斑病的病原为真菌Exserohilumturcicum(Pass.)LeonardetSuggs,属半知菌亚门。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内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在玉米生长季节,病残体中的菌丝体萌发产生的分生孢子和越冬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玉米叶片上,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侵入,经10~14天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引起再侵染。玉米大斑病的发生程度,除与玉米品种的抗性有关外,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4、玉米品种不同,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如果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往往导致大斑病的流行。一般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蔓延,如果旬平均气温低于15℃19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7天以上,不利于病菌的生长发育,病害的发生就受到抑制,危害转轻。另外,在玉米抽穗以后,如果氮肥不足,密度过大,排水不良,发病较重。春玉米播种过晚及连作地块病害往往严重,轮作地病轻。防治方法防治该玉米大斑病应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1、选用高产、优质、抗病品种。目前,我省选育的抗病品种较多,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种抗、耐病品种

5、,避免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以防止病害的发生流行。2、加强栽培管理。(1)清除病残体,控制初侵染源:玉米收获后,及时翻耕,彻底消除田内外病株残体,将秸秆集中处理,作燃料或经高温发酵用作堆肥。(2)轮作:由于连作病残体积累多,菌源数量大,病害发生重,因此,实行轮作可减轻发病。(3)适期早播,缩短处于多雨季节的生育日数,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期。(4)合理密植,并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湿度,使植株生长健状,提高抗病力。(5)合理施肥浇水: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穗期适当追施氮肥,合理灌溉,注意排水防涝。3、药剂防治。在玉米抽穗期前后或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

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1.2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叶枯病、玉米斑点病,在国内玉米产区均有发生,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流行年份减产20~3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导致绝产。症状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以抽雄期前后发病最重。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苞叶和果穗。叶片发病,常因品种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症状类型。第一种类型,病斑椭圆形或长方形,多限于叶脉之间,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有时病斑上有2~3个同心轮纹,第二种类型,病斑呈椭圆形或纺锤形,不受叶脉限制,灰色或黄褐色,边缘不

7、明显,病斑上有时有轮纹;第三种类型,病斑表现为黄褐色坏死小斑点,病斑一般不扩大,周围有黄色晕圈。当叶片上病斑密集时,常相互融合成一片,致使叶片变黄枯死。发生特点19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玉米小斑病的病原菌Bipolarismaydis(NisikadoetMiyake)Shoem,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越冬菌丝体在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风雨传播到玉米叶片上萌发侵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