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晚年唯物史观的贡献

恩格斯晚年唯物史观的贡献

ID:8825148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8

恩格斯晚年唯物史观的贡献_第1页
恩格斯晚年唯物史观的贡献_第2页
恩格斯晚年唯物史观的贡献_第3页
恩格斯晚年唯物史观的贡献_第4页
恩格斯晚年唯物史观的贡献_第5页
资源描述:

《恩格斯晚年唯物史观的贡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贡献研究综述众所周知,作为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恩格斯一直被誉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国际工人运动的导师,他和马克思一道,以毕生的精力从事科学研究,致力于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成为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马克思逝世后,他独自承担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重任。在恩格斯的晚年时期,他以惊人的智慧和充沛的精力完成了许多不朽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恩格斯敏锐地观察到了社会条件的变化和革命形势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在对恩格斯

2、晚年思想的研究上,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在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中的极端美化倾向,另一种是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极端丑化和妖魔化倾向。第二种倾向主要表现在对恩格斯的批评上,尤其是制造所谓的“马恩对立”论.以历史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恩格斯晚年的社会发展理论,恩格斯晚年绝不是一个放弃暴力革命转而成为只主张渐进式发展“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者,也不是只重视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忽视人的因素的“经济技术决定论者”,更不是放弃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民主社会主义者。恰恰相反,恩格斯根据19世纪末社会发展的新变化,

3、充实、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知网上的搜索结果显示,以“恩格斯晚年”和“唯物史观”为关键词的硕士论文共七篇。博士论文有一篇。以“恩格斯晚年”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关键词搜索共有硕士论文四篇,博士论文两篇。以“恩格斯晚年”和“唯物史观”为关键词的期刊论文共78篇。一、对恩格斯晚年的界定及研究角度的划分对于恩格斯的晚年,学术界有不同的见解。一种观点认为恩格斯的晚年是从巴黎公社解体到恩格斯去世,国内外学者如库诺、陈先达、司马志纯等把恩格斯在1876一1895

4、年这段时间定为恩格斯的“晚年”时间。另一种观点认为,恩格斯的晚年是从马克思逝世到恩格斯去世这段时间。国内外大部分学者乔治·莱尔因、杨耕、孟庆仁、冯景源、周宏等就是持这种观点。从学界的研究角度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有的作者从恩格斯一生的角度来考察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例如:萧灼基著的《恩格斯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张新著的《恩格斯传》(当代世界出版社,1990年版)、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著的《恩格斯传》(三联书店,1980年版)、列·伊利切夫著的《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人民出版

5、社,1984年版)、奥古斯特·科尔纽著的《马克思恩格斯传》(三联书店,1980年版)、王兴斌、奕扶桂著的《恩格斯的晚年》(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张新著的《读懂恩格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等。其中,吴家华著的《理解恩格斯——恩格斯晚年历史观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是国内一部研究恩格斯晚年唯物史观的重要专著。作者以问题为中心,系统阐述了恩格斯晚年唯物史观的文本特点、理论主题、整体特点和主要贡献,深入评析了西方学者关于恩格斯晚年唯物史观的若干重要论点,具体发掘了恩格斯晚年唯物史

6、观对于20世纪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方法论价值。(二)也有许多学者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从中论述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新发展例如:曼·克利姆著的《恩格斯文献传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王正萍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论历史唯物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一年版)、徐民华、陶卫平、布成良著的《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著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杨春贵著的《

7、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100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江丹林著的《马克思的晚年反思》(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等。(三)还有部分学者通过研究恩格斯晚年的书信来阐述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完善和发展例如:周勇胜著的《马克思恩格斯八封历史唯物主义书简解说》(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冯瑞芳、李士坤著的《马克思恩格斯八封历史唯物主义书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等就是通过介绍五封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介绍恩格斯晚年的唯物史观思想。(四)另外,有些学者针对恩格斯晚年在唯物史观某一方

8、面的理论发展展开深入研究例如:王柏文:《晚年的恩格斯唯物史观贡献及其对中国化发展理论的影响》,(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史彦虎的《论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6,2000年第5期)、侯衍柱的《关于恩格斯社会发展的合力思想及其启示》(烟台大学学报6,2001年第1期)、邓志远的《晚年恩格斯的“中间因素”理论解读》(中山大学学报6,1999年第4期)等,其中吴雄压的《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中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