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824248
大小:3.24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8
《关于三坊七巷二梅书屋的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三坊七巷二梅书屋的调查报告一、前言为了增进对中外建筑史的了解,体会闽越历史建筑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成熟的独特的建筑体系;我和舍友们在国庆期间,对“三坊七巷二梅书屋”的古建筑进行一次深入的调查。这次我们的调查主要是通过走访、导游介绍、网上搜索等形式。大致可分为三步,具体如下:(1)第一步:上网收集“二梅书屋”名字的由来,以及二梅书屋历史文化和林星章背景了解等。(2)第二步:通过实地调查,再结合导游的介绍来感受二梅书屋建筑风格、书屋格局和占地使用。(3)第三步:整理调查报告。第一步:在开始调查前,我们首先希望对三坊七巷历史有些了解,其次我们上网收集资料知道“二梅书屋”原是
2、书房斋名,因而成为这座宅院的代名词。究竟二梅书屋有如何历史文化和主人林星章引起我们好奇?第二步:2014年10月2日趁着国庆假期,我和舍友们来到久违的三坊七巷中的二梅书屋,我们沿着郎官巷找到“二梅书屋”位置,并逐步参观。二梅书屋位于郎官巷西口,主人林星章,清进士出身,院共五进,后门通塔巷。四进花厅原为主人书房,房前 植有两株梅花,取斋名为“二梅书屋”。进与进之间均用高墙分隔,通道筑假山云洞,富有“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感,构思奇巧。保留有假山、亭、阁、古荔等,第五进设东花厅,开门通塔巷,二梅书屋占地2000多平方米。第三步:根据这次对二梅书屋的现场走访及之前网上收集材料和现场拍照,我们对二
3、梅书屋建筑风格和书屋布局进行整理汇总。二、正言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其总面积达127公顷,格局发轫于晋,形成于唐末,至明清时达到鼎盛,由“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街(南后街)—河(安泰河)—山(乌山)”组成,是千年城市坊巷棋盘格局的遗存地和精雕细琢明清民居建筑群展示地。 二梅书屋坐落于郎官巷,因宅院内植有两株梅花而得名,始建于明末,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清
4、代道光、同治年间曾大修过,坐南朝北,东、中、西三座毗连,是一座单层土木结构的屋子。二梅书屋占地2000多平方米,院共五进,前门通后门通塔巷。四进花厅原为主人书房,房前植有两株梅花,取斋名为“二梅书屋”。各主落门、窗、壁板等皆由楠木制成,门窗都有双层镂花,壁板、门扇上部堵板用油漆绘有戏剧故事和花鸟树木等图案。进与进之间均用高墙分隔,以假山雪洞为通道,是福州明清时期典型的民居代表。门前双重大门,第一重朝街六扇开(当官才能用);入门为门头房,中间小厅、两侧耳房。进石框大门(即防火门,厚度约为64公分的墙),三面环廊,东西两廊宽3米,排列仪仗、执事牌。 步入院内,可以看到沿着地面不远的墙壁上都
5、描刻着精美的壁画,壁画内容多为琴棋书画诗酒茶,描绘的是悠闲的、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也暗示着主人当官回老家退隐后的愿望。与壁画相辉映的是头顶屋檐的精美雕塑,将麻绳切碎,海蛎壳烧成灰,加上盐巴,用糯米浆调和,塑成屋檐,粘合度非常好,风吹日晒不会开裂,名为“灰塑”。二梅书屋大门檐角,用灰塑手法雕刻着精美的梅花和喜鹊,左手边刻有一枝梅花与一只喜鹊,名为“喜上眉梢”。右手边的喜鹊多了一只,意为“双喜临门”。廊下条石铺成天井,中为过道,两旁设花架,檐前铺的石板地砖(檐前石),也是很有讲究的。据介绍,这叫通财(才)石,一为通财富,二为通文采。这块石头要宽、要大、要厚,必须是一整块石头切割成的石板,不
6、能拼补,不能有裂痕,因为在福州话里,“裂”与“穷”发音相同,裂痕意味着贫穷,是为大不吉。从天井登上三层台阶为一进厅堂,厅堂上灯笼的“灯杠”很有讲究(大挑高,屋顶雕梁画栋,中间横空架了根大木,当地人称为“灯杠”,灯杠上悬挂了一只雕花灯笼。据介绍,这根灯杠也是暗藏玄机的。“和屋顶主梁比照一下位置,如果灯杠在主梁外面,也就是靠大门方向,那就说明屋主是在外地当官或者漂洋过海做生意。如果灯杠靠里面,则说明主人一直在本地发展。”这根灯杠是十分重要的建筑材料,通常选用大料、好料,如果主人搬走,这根灯杠是要随身带走继续使用的。),而挂几个灯笼就说明这家有几个男丁;在插屏前往往都摆有一张平案、一张贡案。
7、平案上一般摆有两只花瓶,花瓶并不插花,只为图个吉祥。有时两只花瓶中间还放上一根如意,意为“平安如意”。贡案是为呈放贡品祭祀使用,不用时塞进一小半到平案,逢年过节时再全部拉出。在旧时传统里,平案加上贡案的组合摆设,取意为“平平安安”。贡案两边摆放的是宫作椅。在古时,椅子的排座也颇有讲究。接待一般客人,主人坐右首,客人坐左首,“以右为大”。如果家中来了贵宾,比主人辈分高,主人就要让位右首,自坐左首边。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前走廊是方形柱子,里头是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