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一《沁园春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一《沁园春

ID:8808597

大小:4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8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一《沁园春_第1页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一《沁园春_第2页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一《沁园春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一《沁园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词的常识,提高形象思维能力;2.体会词中的景物,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3.感受词中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确立学生历史责任感和远大抱负。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体会词中的景物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 一、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欧阳修《秋声赋》:“噫嘻悲哉!此秋声也”。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怀。”以叹时运不济jì,人生的艰难万苦。但也有不少古代文人为我们唱出了秋的赞歌。如唐朝刘禹锡《秋词二

2、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催人奋发有为,大展鸿图,给人顽强奋斗的精神。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代伟人毛泽东给我们描绘的秋景,一同走进这位伟人的崇高心灵,体会这位伟人青年时代的宏大胸襟和抱负。 二、作者简介、词的基础知识和背景介绍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3、,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学生介绍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4、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5年2月,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独自去橘子洲头。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三、指导诵读,整体感

5、知1、下面,咱同学一块朗诵全词,注意朗诵技巧:上下阙的领词“看”和“忆”后要稍停顿下,“看”字引导的7句要读出作者的兴奋喜悦之情,抑扬顿挫要分明;“忆”字引导的8句要读出作者的慷慨激昂之情,语速要快,要充满自信。-2、我们听听配乐朗诵并跟诵,注意停顿、重音、抑扬顿挫和朗诵的情感色彩。有哪位同学来试一试。3、齐读全词。词中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诗歌美,更有由语言组成的一幅幅图画,我们给词的上下阙所呈现的图画起个标题,同学们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写在黑板上,我们选一个最好的标题。注意标题的要求:概括主要内容,简短,有一定的文采。上阕写景:湘江秋色图。 下阕抒

6、情:少年学子图四、合作探讨,解决重难点1、齐读。“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大意,交代了什么?独立寒秋”这句语法采用了倒装,倒装的目的在于强调,作者要强调的是哪个词呢?。  “独立”的含义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   独立—作者;寒秋—写作时间;橘子洲—地点;湘江北去—环境。   独立  “独立不仅表明一开始作者就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可以让读者想象出诗人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而倒装的目的就是要突出毛泽东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坦荡从容、临危不惧的伟人形象。 32、自由读

7、。让我们注意一个“看”字,它一直领起到那一句? 万类霜天竞自由。  《沁园春•长沙》的景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选择上,作者视野广阔,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尤其是“看”字领起的部分特别典型,我们重点分析这一部分,首先,作者选择了哪些景物?(思考)指名回答,其余同学补充:“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雄鹰”“游鱼。从景物的状态看,有静态的火红的枫林,有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作者从远望到近观,从仰视到俯瞰,天长地阔,山红水绿,“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3、《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景美还表现在描写景物上。景物的选择固然很重要,但

8、景物的表达则更应别具匠心。诗人笔下的景物不应是客观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