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课程设计

石油工程课程设计

ID:8802973

大小:882.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4-08

石油工程课程设计_第1页
石油工程课程设计_第2页
石油工程课程设计_第3页
石油工程课程设计_第4页
石油工程课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石油工程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设计内容1.1原始数据1.基础数据井深2146m,地层压力17MPa,油藏温度70℃,饱和压力12MPa,套管内径140mm,油管内径62mm,油管外径73mm,地面原油相对密度0.856,地面产出水相对密度1,标况下天然气相对密度0.7。2.生产动态数据含水20%,井底流压6.26MPa,产油量6t/d。1.2设计任务1.设计数据体积含水25%,产油量4t/d,生产气油比87m3/t,油压0.8MPa,套压0.2MPa。2.任务确定泵效最大的机杆泵及其工作参数。1.3设计要求(1)根据原始生产动态数据和设计数据作

2、IPR曲线;(2)由设计数据和IPR曲线计算井底流压和动液面;(3)作充满程度与下泵深度(沉没度)关系曲线;(4)确定下泵深度;(5)确定泵效最大的机杆泵及其工作参数。1.4设计内容及步骤1.根据给定的地层压力、饱和压力以及生产动态数据用;2.由设计基础数据计算井底流压;3.由井底流压估算动液面;4.假设下泵深度;5.根据产量和下泵深度确定抽油机型号和泵径;6.确定抽吸参数(s、n);7.确定抽油杆柱材料、组合;8.计算泵效;249.计算产液量;10.产量校核(偏差最好不超过10%);11.抽油机校核(最大载荷、扭矩);

3、12.改变下泵深度;13.作泵效~下泵深度曲线,优选下泵深度;14.计算拖动装置功率,选择电机型号和功率;15.确定平衡半径(平衡重);16.确定泵型及其间隙等级。24第二章流入动态预测2.1采液指数与流压关系由于Pwf(test)=6.26MP

4、0.465m3/d(2-2)==0.897(17-Pwf)=15.249-0.897Pwf(2-3)其中:J1---采液指数,m3/(d·MPa)qo---纯油产量,m3/d24qw---纯水产量,m3/dfw----含水率,小数qomax--由IPR曲线的最大产油量,m3/dqt---对应流压的总产液量,m3/dqb--饱和压力下的产液量,,m3/d2.2根据原始生产动态数据和设计数据作IPR曲线生产时含水率为25%,产液指数不变Pwf

5、2(2-4)当pwf>Pb时Qt=0.897(Pr-Pwf)表2-1流压与流量关系表:(Mpa)02468101214161711.6610.9610.078.977.676.174.472.690.9002.3计算井底的流动压力在设计数据中,根据IPR曲线,计算可得:井底的流动压力=9.94Mpa24图2-1流压与流量IPR曲线(1)由设计数据图2.2.1静液面与动液面fw=0.25,pwf=9.94Mpa(2)计算动液面 -—ρlg---井内气液平均密度; -—ρlg=ρo(1-fw)+ρwfw=0.892井内溶有气

6、体密度小于0.892取 =0.882.4作充满程度与下泵深度(沉没度)关系曲线则溶解气油比:又则有若忽略余隙影响,则由《采油工程技术手册》(3-49)得:(2-5)24(2-6)——充满程度,小数;K——余隙比,去0.1;Rp——地面生产气油比,m3/m3Rs——泵内溶解气油比,Rs=Pi,m3/m3——溶解气系数m3/(m3·MPa);Pi——沉没压力,MPa;fw——体积含水率。Rp=870.856=74.472m3/m3则又(2-7)(2-8)此即充满程程度与沉没度的关系式。表2-2沉没度与充满系数的关系数据表沉没

7、度/m充满系数1000.2000.3000.4000.5000.494816000.7000.8000.9000.10000.11000.2412000.13000.第三章工作参数确定3.1假设下泵深度由井底流动压力(3-1)可得:(3-2)部分参数的计算:≈,把吸入口以上环形空间油柱平均密度看成是纯油的密度;=0.856×75%+1×25%=0.892g/=892把井内混合物平均密度。代入数据化简可得:下泵深度与沉没度的关系:24下泵深度与充满系数的关系:动液面深度动液面高度=1113+0.04hs其中:──流压,MP

8、a;H───油层中部深m;Lp───泵挂深度,m;图3-1各深/高度示意图───沉没度,m;───重力加速度,;───井内混合物平均密度,kg/m³;───吸入口以上环形空间油柱平均密度,kg/m³;───套压,MPa。假设下入深度Lp=2000m,就可得到沉没度hs=1007.3m充满系数β=0.819动液面深度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