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802920
大小:3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08
《“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78载爱情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78载爱情路王淦昌(1907―1998),中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在长达70年的科研生涯中,他奋力攀登,取得了多项令世界瞩目的科学成就,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1999年9月18日,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了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名科技专家,并授予或追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王淦昌荣列其中。在事业上,王淦昌无疑是一个成功者,成就辉煌,声名显赫,可
2、很少有人知道他身后那位伟大的女性――他的妻子吴月琴,以及他们共同走过的风雨人生路。 王淦昌懵懂依“父母之命”,却不敢掀起新娘的红盖头 1907年5月28日,王淦昌出生在江苏省常熟县支塘镇枫塘湾。父亲王以仁自幼学医,深得医道,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一名中医。王淦昌4岁时,父亲突然英年早逝,把一个家族的重担扔给了两个已经成年、在常熟县里谋生的哥哥。他13岁那年,母亲由于过度劳累,得了肺病,一病不起,也撒手人寰。父母去世后,王淦昌的外婆来到邻村一个大户人家――老中医世家的吴家,替王淦昌提迎娶的事情。原来,吴家
3、与王家是世交,在王淦昌3岁的时候,父亲就为他与吴家大他3岁的女孩月琴订下了娃娃亲。此时,吴月琴16岁,按照当时的习俗,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女孩上过私塾,知书达理,与王淦昌可以说门当户对。尽管王家父母双亡,但是崇尚礼义、诚信的吴家毫不犹豫地兑现了当年的诺言。孝顺单纯的王淦昌不敢有所违抗,懵懵懂懂地依了外婆。 1920年夏天,一队送亲的队伍踏着乡间石板小路朝小镇上王氏老屋缓缓走来。13岁的王淦昌胸前挂着一朵红绸结成的大花,头戴瓜皮小帽,脸上挂着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喜悦,一蹦一跳地在大花轿前嬉戏玩耍,一点儿也没有
4、当新郎的老成和庄重。 送亲的队伍刚走近王家大门,一串喜庆热闹的鞭炮就“噼噼叭叭”炸响了。头上蒙着红盖头的新娘吴月琴,颤颤悠悠地挪动着三寸金莲,婀娜多姿地出现在王淦昌面前。洞房花烛夜,吴月琴羞涩地等着小丈夫掀开她的红盖头,可王淦昌窘迫得连抬头看新娘一眼的勇气都没有,根本不敢上前掀开红盖头。他战战兢兢地坐在床沿上祈盼着早一点儿天亮,后来困得实在挺不住了,便横在床沿上睡着了。在未省人间风月之情的少年王淦昌最初的感情世界里,对这位比他大3岁的新娘,与其说是将她作为大媳妇,不如说是当作大姐姐来对待的。 吴月琴嫁到王
5、家后,乖巧贤惠,极守妇道,不仅精心细致地料理家务,而且还无微不至地关心丈夫。丈夫睡觉前,她端来烧热的洗脚水;丈夫起床后,她端来亲手做的可口早饭;丈夫的衣服她亲手缝制和浆洗,夏有单冬有棉地样样齐全。渐渐地,吴月琴用无言的爱、细腻的体贴和温暖融化了丈夫的心,他们日渐情深。 还未等王淦昌充分地感受到外婆帮他筑的香巢的暖意时,他就随一位远房亲戚匆匆登上了开往上海的客船,考进了素有“南浦东,北南开”之称的上海著名中学――浦东中学。王淦昌在小学的时候,就对解趣味数学题着迷。在中学时,他最感兴趣的课程仍然是数学。在周培老
6、师的指导下,王淦昌在中学里就学完了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微积分。 这期间,五四运动之后的“反对包办婚姻”、“争取婚姻自由”运动使王淦昌的心灵受到极大震动,他似乎觉得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不敢在同学面前提及他已娶妻子,也不敢在外婆和妻子面前提及新文化运动,矛盾、困惑一时向他袭来。 尽管新思想的风起云涌波及了年仅十七八岁的王淦昌的内心,但他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学习的抱负始终不变。经过4年苦读后,1925年,王淦昌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 当王淦昌坐着故乡的乌篷船与亲人挥手告别时,站在长堤上的吴月琴
7、在悄悄地抹泪,此时的吴月琴已怀有几个月的身孕,却不忍告诉她的小丈夫,怕他分心耽误学业。 放寒假了,王淦昌一如往常一样回家过年。 王淦昌刚进家门,吴月琴就欣喜若狂地抱着刚出世不久的女儿来到王淦昌面前,对他说:“你学问高,就给咱们的孩子取个好名字吧!” “孩子?谁的孩子啊?”王淦昌对这个突然到来的惊喜感到不知所措,他还没有做父亲的思想准备。他的事业在清华,他的理想在清华,他要和身边的那些有志青年一起,为中华的崛起和腾飞而奋斗。早早地结婚生子,背着沉重的生活负担,如何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整个寒假,他都为不能兼
8、顾学业和家庭而烦恼。可到开学时,妻子照样为他收拾行装,依然是那句话:“你放心走吧,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在他上大学4年期间,妻子先后为他生下3个儿女。 想到默默撑起全家重担的妻子,出国留学的王淦昌感到的只是内疚 大学毕业后,为中国物理学界先驱吴有训教授当助手的王淦昌在导师的鼓励下,未与家人商量,便考取了江苏省赴德国留学的官费研究生。可当他回到家乡把金榜题名的好消息告诉家人并郑重提出决计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