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80083
大小:749.03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7-09-22
《连杆汽车发动机论文正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连杆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传力构件之一,常处于高速运动状态,因此要求与其它零件间具有较高的配合精度。它在柴油机中,把作用于活塞顶面的膨胀的压力传递给曲轴,又受曲轴的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气缸中的气体。连杆在工作中承受着急剧变化的动载荷。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连杆受膨胀气体交变压力的作用和惯性力的作用,连杆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尽量减小连杆自身的质量,以减小惯性力的作用。连杆杆身一般都采用从大头到小头逐步变小的工字型截面形状。为了保证发动机运转均衡,同一发动机中各连杆的质量不能相差太大,因此,在连杆部件的大、小头两端设置了去不平衡质量的凸块,以便在称量后切除不平衡质量。连杆大
2、、小头两端对称分布在连杆中截面的两侧。考虑到装夹、安放、搬运等要求,连杆大、小头的厚度相等(基本尺寸相同)。在连杆小头的顶端设有油孔(或油槽),发动机工作时,依靠曲轴的高速转动,把气缸体下部的润滑油飞溅到小头顶端的油孔内,以润滑连杆小头衬套与活塞销之间的摆动运动副。连杆的作用是把活塞和曲轴联接起来,使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变为曲柄的回转运动,以输出动力。因此,连杆的加工精度将直接影响柴油机的性能,而工艺的选择又是直接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反映连杆精度的参数主要有5个:(1)连杆大端中心面和小端中心面相对连杆杆身中心面的对称度;(2)连杆大、小头孔中心距尺寸精度;(3)连杆大、小头孔平行度;
3、(4)连杆大、小头孔尺寸精度、形状精度;(5)连杆大头螺栓孔与接合面的垂直度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放大孔径公差带制造,通过分组装配满足配合精度要求,因而连杆检测成了生产中频繁而又不可缺少的环节。目前我国连杆检测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国产气动测量仪检测两端孔孔径值,并同时测出两者的中心距,而对平行度和交叉度则采用手工检测方法;另一种采用进口气动量仪直接监测5-6个参数。连杆平行度测量仪是专门为测量汽车连杆而设计的专用测量工具。要求其简单轻便,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且测量过程要求自动化,是机电一体化方面上的设计题目。其测头装配图如图1-2.图1-1连杆零件图图1-2测头装配图图1-2测头
4、装配图连杆平行度测量仪是专门用来检测连杆平行度的检测设备,它避免了手工检测可能带来的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检测的精度。近些年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检测技术也是突飞猛进。通过自主研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外公司合资、合作等方式,迅速提高了国内的检测水平,基本满足了使用要求。目前开发研制成功的连杆综合检测仪器,将先进的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误差处理技术及控制技术融入到整台设备中,利用比较测量的方法对连杆主要参数进行综合测量,连杆测头装配图如图(1-2)。与传统的利用三座标测量机的方法相比,测量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是企业用来对连杆的产品质量控制、
5、委外产品验收、工序间检查的理想测试设备。其结构简图如图1-3。图1-3连杆平行度测量仪立体第二章机电一体化技术简介2.1机电一体化概要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
6、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只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有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力。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
7、能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即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眼神,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2.2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1、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要求。 2、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