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知的历史常识

不得不知的历史常识

ID:8799301

大小:331.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4-08

不得不知的历史常识_第1页
不得不知的历史常识_第2页
不得不知的历史常识_第3页
不得不知的历史常识_第4页
不得不知的历史常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得不知的历史常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的传统节日    一二十四节气  节气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中国古代人是根据日影的长短和北斗七星的位置来规定节气的。春秋时代就已经有了“二分”(春分和秋分)和“二至”(夏至和冬至)。战国时代又有了“四立”(立春和立夏,立秋和立冬)。就有了八个节气了。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的二十四节气同现在的二十四节气就已经大体相同了。  气象学家竺可桢(1890——1974年说:“四节之递嬗,中国知之极早,二至二分已见于《尚书尧典》,即今日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也。降至战国、秦汉之间,遂有二十四节气之名目。”(转引自冯骥才主编《清明》11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  二十

2、四节气就是: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竺可桢说:“四节之安排,法莫善于此者,此所以宋儒沈括赞扬于先,而今日气象学家泰斗英人萧伯纳氏提倡欧美之采用此法也。”  二四时八节    成语“四时气备”和“四时八节”中的四时指的是:春、夏、秋冬四季。中国人希望“四季如春”,但是却并不偏废或排斥夏秋冬三季。没有春不行,没有夏秋冬也不行。强调的是春夏秋冬四季之气都要具备。“四时气备”,表现了中国人的辩证观念,对立物是相互依存和补充的,甚至是相互转化的,是不可以

3、偏废的。    “四时八节”八节指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与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大节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立”。春分和秋分为“二分”。夏至和冬至为“二至”。  立春——春天的开始。在二月三或五日。标准着春天的开始。谚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宋代诗人张幡《立春》: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家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春社——立春后的第五个戍日,是祭祀土地神的节日。王驾(851——?年)《社日》:  鹅湖山下稻粮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陆游(1126——1210年)《游山西村》: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迫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21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民谣说:“立春一日,水暖三分。”“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打春冻人不冻水。”“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最好立春晴一日,风调雨顺好种田。”“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立春不晴,还要冷一月零。”“立春寒,一春暖。”“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立春不下是旱年。”  春分——三月二十或二十一日。这一天,地球的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五月五或七日

5、。标志着夏天的开始。立夏要吃无香茶叶蛋,吃咸鸭蛋,叫做“补夏”。立夏不可坐门槛。立夏那天要称体重,尤其是孩子。江浙一带立夏吃花饭补夏。立夏那天最好下雨,民谚说:“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夏至——六月二十一二日。“夏至、冬至”都是主谓式合成词。就是”夏天到。冬天到“的意思。这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立秋——八月七或九日。标准着秋天的开始。清张焘《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说:“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四川部分地区喝“立秋水”,立秋正刻(立秋时分),全家老小各自饮一杯水,消除积暑,秋天不闹肚子。山东莱西地区立秋吃“渣”,用豆沫和青菜做

6、成的小豆腐,认为“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  宋代诗人刘武子《立秋日》: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秋社——立秋后的第五个戍日是秋社。  秋分——九月二十二、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这一天地球上南北半球昼夜一样长。  立冬——11月7或8日。标志着冬季的开始。  冬至——十二月二十一或二十三日。这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浙江有“冬至如大年”的说法。  “四时八节”也泛指一年四季中的一切的节日。  “节日良辰”,中国节日中最重要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三春节  元日(春节)——正月一日。据说尧舜时代就

7、有这个节日了。《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宋吴自牧《梦梁录》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新年。”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结日,“八节之端,三元之始。”。  王安石(1021——1086年)有《元旦》:    鞭炮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旧符换新符。  过年就是迎新辞旧。燃放鞭炮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春节其实是从除夕就开始了的。除夕——腊月三十日。又叫做:岁夕、岁夜、岁除、年夜、除夜、大年夜。除夕是一年里的最后一个节日。唐代诗人王21《除夕》:“今岁今宵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