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辅导孩子学习的有效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今天的日课将由羽丞妈姜茜老师为大家分享《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有效方法(一)》。让我们一起用最美丽的鲜花和热烈的掌声欢迎姜茜老师上场!我叫姜茜,二个孩子的妈妈,大家都叫我羽丞妈。大女儿今年9岁,上小孩二年级,小儿子10个月。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有效方法》。相信各位上小学的家长们都很关注小孩的写作业问题,在分享之前先介绍我大女儿。从幼儿园中班开始接触育心经典,由于那时自己不能很好的坚持,所以给女儿读经也是拖拖拉拉。就这样拖拉了大半年时间,一次女儿的奶奶去学校接女儿,老师对她奶奶说你家孙女能背很多国学,
2、从那时起开始认真的和女儿一起读经典。幼儿园大班毕业后的假期中带女儿参加深圳的水平认证,虹羽获得8级,当时很惊讶,也很兴奋。随之女儿上小学,刚开始的半年女儿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有点不适应,老师说我家虹羽写字太慢、不爱发言,问到她时还都会回答。回来后我和女儿一起分析是什么原因会这样,下面就把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一、帮助孩子学习好是有规律的。1、“孩子问题”和“问题孩子”◎孩子问题:小调查:您的孩子有以下的学习问题吗?请你做出选择:A.学习不认真,不会学习;B.注意力不集中,心思不在学习上;C.学习不主动,没有上进心;D.
3、怎么说都没用,还总是顶嘴;E.写作业磨蹭;F.学习态度不端正,不主动学习;G.没有学习兴趣,就知道贪玩;H.上课不专心听讲,总是做小动作;I.特别马虎,总是粗心;J.不喜欢课外阅读;K.总是有想赢怕输的心态;L.学习没有自信,总和不如自己的孩子比;大家互动下,有以下问题的直接打出字母。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刚开始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下面我们看下遇到这些问题如何处理。其一,这些学习问题都是孩子的“行为表现”,每一个问题造成的原因不同,不知道问题背后核心的原因,就很难解决问题,家长缺少分析这些“行为表现”背后“本质”的能力
4、。其二,这些问题都好解决,但如果解决不好,问题“行为”也会养成习惯,一旦“问题”养成习惯,解决起来就非常不容易了。时间一长,孩子学习可能会越来越有问题,甚至出现“学习障碍”,因此,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趁早,不能拖。其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解决以上每个问题我认为都没有标准答案,尽管看似问题都一样,但背后的原因却多种多样,孩子是个性的、家庭是个性的、家长是个性、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也是个性的,这么多个性叠加在一起,就很难在解决孩子问题的时候有标准答案。例如,孩子写作业磨蹭是一个“问题”,但它只是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个行为。这
5、个行为的背后可能是孩子不会写作业造成的;可能是孩子对作业的认知是错误的;可能是孩子不喜欢老师造成的;可能是孩子和家长消极对抗造成的;可能是孩子上课没有听懂造成的;可能是孩子没有时间观念造成的……作业写不好的原因就多达14个之多。不同的原因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相同的原因,因孩子个性不同还要使用不同的方法。相同的原因,相同个性的孩子,每个家长解决问题造成的结果还各不相同。因此,家长要做的是借鉴方法,根据孩子特点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子心得。◎孩子的四种学习状态:A.“我的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好好学习,只要我盯着他(她),成绩就
6、能提高”;B.“我的孩子学习很努力,也很认真,学习也很主动,每天学到很晚,就是成绩不理想”;C.“我拿我孩子真是没有办法了,正着说不行,反着说不行,表扬不行,批评也没用,就是不学习”;请直接找指导老师马老师交流,他会给您方法,建议,方向。D.“我的孩子各方面都好,家长,老师和同学都喜欢他(她),没什么问题”.2、家长传统的方法与对策。◎家长的无奈:四种方法。1.“总”要求----不太管用;2.表扬----------不太管用;3.批评----------不太管用;4.“讲”道理----不太管用;这四种方法是不是我们
7、家长常用的方法?都不太管用,为什么这四种方法没有用?因为这四种方法都是“动嘴的”,动嘴的教育方法是最低级的教育方法。那用什么方法?《道德经》上讲:“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教育孩子更多的是要动脑子,而不是动嘴巴。◎家长的苦恼:五种对策。第一种对策:延长学习时间。花更多的时间补课,取消其他活动,关在家里强化练习,但事与愿违,且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第二种对策:找老师开小灶。“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学生没有“热度”。第三种对策:多方面请家教。第四种对策:报各种辅导班。辅导班都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而孩子知识欠缺的原因可能不在获
8、取知识本身。3、家长应该怎么办?◎教育孩子的唯一方法,遇到孩子问题就想下面两句话,先把心情平静下来。其一,孩子也是人。“孩子也是人,是人就一定出问题,出问题很正常,不出问题的孩子那才是有问题的孩子,失败是成功之母,孩子是在不断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成长和成功的,我的孩子出问题了,说明他又有进步空间了!”。其二,孩子是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