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陈忠实《白鹿原》赏析

书评:陈忠实《白鹿原》赏析

ID:8796454

大小:34.9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8

书评:陈忠实《白鹿原》赏析_第1页
书评:陈忠实《白鹿原》赏析_第2页
书评:陈忠实《白鹿原》赏析_第3页
书评:陈忠实《白鹿原》赏析_第4页
书评:陈忠实《白鹿原》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评:陈忠实《白鹿原》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白鹿原》在《当代》刊出前半部,当月西安《当代》杂志脱销,钟楼邮局是当时西安最大最全的期刊杂志销售点,那里有一个名字很长的登记表,预订1993年第1期《当代》杂志。1993年4月中旬,西安广播电台开始连播《白鹿原》,稍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小说连播栏目开始连播,七八月份小说上市时,形成了热销的场面,陈忠实体验到了签名签到手软的感觉,那天,早晨8点左右赶到书店,看到一眼望不到尾的长队,他竟有点不知所措,他头也不抬地签着,直到太阳西沉,只有中午简单地吃了点午饭。那个曾经在《陕西日报》门外惶恐徘徊的农村青年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如果父亲能看到沉甸甸的《白鹿原》,看到这涌动

2、的人群,会怎么说呢?父亲那《三国》、《水浒》的参照,依然令他畏怯。1993年7月16日,《白鹿原》讨论会在北京中华文学基金会文采阁举行,张锲、屠岸、朱寨、严家炎、蔡葵等六十多人参加。中国作协副主席冯牧转来了书面发言。1993年10月20日,西安召开了《白鹿原》作品研讨会,何启治专门赶到西安参加。1993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特殊的、有意义的一年,“陕军东征”成为抹不去的一页,《白鹿原》之外,陕西作家贾平凹的《废都》、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京夫的《八里情仇》、程海的《热爱命运》相继在北京的4家出版社出版,形成一种陕军东征的合力。其中以《白鹿原》和《废都》影响最大

3、,争议也最大。《废都》的命运遭际很复杂,此处不作详述。《小说评论》(1993年第4期,12篇)、《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4期,4篇)、《文艺争鸣》(1993年第6期,3篇)等期刊相继发表系列文章对《白鹿原》展开解读阐释和批判。冯牧认为《白鹿原》的成功“给严肃文学带来了希望。”雷达说:“《白鹿原》的出现,给当今寂寞的文学界带来了新的震撼和自信,它告诉人们,我们民族的文学思维并没有停滞,作为社会良知的作家们,也役有放弃对时代精神价值的严肃思考。”评论家白烨专文对这些热议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他说:我觉得《白鹿原》是真正具有史诗品格的作品,因此避讳使用“史诗”,不足以

4、说明这部作品。这部作品从清末写到解放,历史跨度有半个多世纪,虽然主要写白鹿两家,但由此联结的根根须须却异常的丰紧,比如由不同政治力量的对抗表现了悲怆国史,由不同的文化心理的较量表现了民族心史,由有关的性爱的恩恩怨怨表现了畸态的性史。整个作品便由这各具内涵的线索交合沟连,构成了一部气度恢宏的“民族秘史”。在一部作品中复式地寄寓了家族和民族的诸多历史内蕴,具有如此丰瞻而厚重的史诗品味,我以为在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并不多见。这部作品在艺术上也是精益求精的。它在结构方式上以人物命运为单元,以历史性的事件为线索,分合得当,宏微相间。语言表述上把关中方言与书面语言相杂揉,铿锵有

5、力,有滋有味。这部作品在发表之后,有人认为是新时期以来最好的长篇小说之一,还有人认为是当代时期以来最好的长篇之一。还有人认为是现代时期以来最好的长篇之一。层层递增,不一而足。这些看法都有所本,并非无稽之谈。说它是新时期以来最好的长篇,是因为新时期以来少有在史志意蕴上如此丰厚隽永的作品;说它是当代时期以来最好的长篇,是因为当代时期以来少有在化合中西艺术上如此自然老到的作品;说它是现代时期以来最好的长篇,是因为现代时期以来少有在反思民族文化传统上如此深沉锐利的作品。谈到阅读感受,张锲说:“《白鹿原》给了我多年未曾有过的阅读快感和享受”,有“初读《静静的顿河》、《战争与

6、和平》、《红楼梦》时那种感觉。”画家范曾恰旅居法国巴黎,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白鹿原》,不觉大惊,大喜,慨然写到:“陈忠实先生所著《白鹿原》,一代奇书也,方之欧西,虽巴尔扎克、斯坦达尔,未肯轻让。”并赋诗一首:“白鹿灵辞渭水陂,荒原陌上隳宗祠。旌旗五色凫成隼,史倒千秋智变痴。仰首青天人去后,镇身危塔蛾飞时。奇书一卷非春梦,浩叹翻为酒漏卮。”1996年夏,范曾应陕西作家雷电之请,手书此诗及小注(落款:乙亥年抱冲斋五十翼范曾于北京),由雷电转赠陈忠实。海外评论者梁亮认为《白鹿原》“比之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并不逊色。”读者来信更是数不胜数,一位石家庄的读者在信中说:

7、“我想写出这本书的人不累死也得吐血……不知你是否活着,还能看到我的信吗?”陕西作家方英文曾在文章中讲过一则关于《白鹿原》的段子。说是两个闲人在西安街头打架互撇砖头,其中一人接住砖头一看,厚厚的,一本《白鹿原》,随揣入怀中,撒腿就跑,一场争斗随之化解。可见小说当年的影响。陕西长武县农民任安民八十多岁的父母对《白鹿原》非常喜爱,但因年老眼花,看书很吃力。孝顺的任安民就用毛笔小楷手抄这部五十万字的小说供父母赏读。不料父母未及读完就先后去世。陕西省书画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得知此事,鼓励任安民将小说抄完。任安民花了五年时间将小说分三十四册抄完。2004年8月,该手抄本经陈忠实题

8、写书名,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