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7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银川九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数学(理)(注:班级、姓名、座位号一律写在装订线以外规定的地方,卷面不得出现任何标记)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设集合,则A.B.C.D.2.若复数满足,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是( )A.B.C.D.3.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4.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的渐近线方程为( )A.B.C.D.5.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11·(
2、 )A.B.C.D.6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则()ABCD7.已知两点A(1,0)为,B(1,),O为坐标原点,点C在第二象限,且∠AOC=120°,设=-2+λ,(λ∈R),则λ等于( )A.-1 B.2 C.1 D.-28、若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则当从-2连续变化到1时,动直线扫过中的那部分区域的面积为()A.B.1C.D.59.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10.设f(x)是定义在R上以2为周期的偶函数,已知x∈(0,1)时,f(x·11·)=log(1-x),则函数f
3、(x)在(1,2)上( )A.是增函数,且f(x)<0 B.是增函数,且f(x)>0C.是减函数,且f(x)<0 D.是减函数,且f(x)>011.在平面几何中有如下结论:正三角形ABC的内切圆面积为S1,外接圆面积为S2,则=,推广到空间可以得到类似结论;已知正四面体P-ABC的内切球体积为V1,外接球体积为V2,则=( ) A.B.C.D.12.已知函数.设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A,若,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4、所示,则其体积为_______.14、=。·11·15.抛物线的焦点为F,其准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若为等边三角形,则_____________16.下列结论:①若命题p:∃x0∈R,tanx0=2;命题q:∀x∈R,x2-x+>0.则命题“p∧(q)”是假命题;②已知直线l1:ax+3y-1=0,l2:x+by+1=0,则l1⊥l2的充要条件是=-3;③“设a、b∈R,若ab≥2,则a2+b2>4”的否命题为:“设a、b∈R,若ab<2,则a2+b2≤4”.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__.(把你认为正
5、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cosC+(cosA-sinA)cosB=0.(1)求角B的大小; (2)若a+c=1,求b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其导函数为,数列的前项和为,点均在函数的图象上.(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是数列的前项和,求使得对所有都成立的最小正整数.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锥
6、P-ABC中,PA=PB=AB=2,BC=3,∠ABC=90°,·11·平面PAB⊥平面ABC,D、E分别为AB、AC中点.(1)求证:DE∥平面PBC; (2)求证:AB⊥PE;(3)求二面角A-PB-E的大小.20.(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其中).(Ⅰ)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Ⅱ)当时,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点是椭圆的一个顶点,的长轴是圆的直径.是过点且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其中交圆于A,B两点,交椭圆于另一点(1)求椭圆的方程;(2)求面积取最大值时直线的方程.xO
7、yBl1l2PDA选考题(从下列三道解答题中任选一道作答,作答时,请注明题号;若多做,则按首做题计入总分,满分10分.请将答题的过程写在答题卷中指定的位置)·11·22.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直线AB为圆的切线,切点为B,点C在圆上,∠ABC的角平分线BE交圆于点E,DB垂直BE交圆于D.(Ⅰ)证明:DB=DC;(Ⅱ)设圆的半径为1,BC=,延长CE交AB于点F,求△BCF外接圆的半径.2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已知点的极
8、坐标为,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且点在直线l上. (1)求的值及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2)圆C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试判断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24.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不等式的解集为,且,.(1)求的值;(2)求函数的最小值.·11·银川九中2014届高三年级第1次模拟考试答案1-----12.CADCB,BCCDD,BA131415。616(1)(3)17.解:(1)由已知得
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