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ID:8780180

大小:562.5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8-04-07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_第1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_第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_第3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_第4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荥经县齐心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号:QCG-0701工作面名称:22采煤工作面编制人:施工负责人:总工程师:主管矿长:批准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作业规程会审意见表部门汇 审 意 见日期总工程师生技科安监科机电科采煤队参目录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第二节煤层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第四节地质构造第五节水文地质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巷道布置第二节采煤工艺第三节设备配置第三章顶板控制第一节支护设计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第四章生产系统第一节运输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第三节排水第

2、四节供电第五节通信照明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节劳动组织第二节作业循环第三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六章煤质管理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顶板第三节防治水第四节爆破第五节“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第六节运输第七节机电第八节其他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附工作面位置关系图1(采掘工程平面图)第二节煤层附图2:煤层柱状示意图附图3:煤层底等高线示意图附图4:煤层剖面示意图工作面关系位置图(一):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第四节地质构造根据已回采工作面和布置本区回采巷道所揭露的地质情况,在本区内无断层,煤层较稳定,煤层的变化在正负10—

3、20厘米之间,部份地点煤层顶板较破碎,在回采过程中要加强支护。第五节水文地质一、涌水量1、对煤层开采有影响的含水层,位于五连炭之上的须家河组上段的多旋回中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砂岩与泥页岩,厚约150米。组成复合含水层及隔水层,在全区分布较为稳定。因其与地表水无直接联系,五连炭的顶底板富水性及水量补给较弱,矿井涌水量15-30m³/d,故涌水量不大。2、煤层顶板为弱充水矿床,矿井水的主要来源于岩层、煤层露头导通水和小煤矿积水。3、21采空区有少量积水,但对本区煤炭开采无影响。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一、影响回采的其他地质因素二、压力集中区两工作面运输机头及北回风巷(以南为采空区

4、)均为压力集中区,在生产中必须加强支护。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储量工业储量:Q=采面走向长×倾斜长度×煤层厚度×煤层密度Q=162×222×0.77×1.50=41538T煤柱损失:停采线距运输大巷25米,两回风巷各留1米煤柱,开采每间隔推进3米与回风巷揭穿。煤柱损失煤量为Q损=(22×162+2×202)×1.50=4209T工作面可采煤量=工业储量-煤柱损失Q可采量=41538-4209=37329T落煤损失:本矿开采煤层为薄煤层,工作面普采,其落煤损失率按2%计算:落煤损失煤量=可采煤量×落损率Q落损=37329×2%=747T采面实际回采煤量=工业储量-煤柱损失量

5、-落煤损失量Q实=41538-4209-747=36582T采面回采率=工作面实际回采煤量÷工作面工业储量×100%=33582÷41538×100%=88.07%二、采煤工作面服务年限工作面服务年限=可推进长度/月设计推进度=202÷1×27=7.5个月(每天进1米,每月出勤27天)第二章采煤方法五连炭煤层属薄煤层,平均厚度0.77米,煤层倾角平均为8度等煤层条件,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方法。第一节巷道布置采用平硐开拓,下山开采的方式进行采煤。+885米水平大巷为矿井运输、行人、通风等服务,+885米煤层巷为工作面进料,运煤、行人、进风等服务。+885米水平大巷布置在距五连炭煤

6、层10米左右的顶板岩层中,断面形状为半圆拱,采用发碹支护,净断面6.29米²,+885米煤层巷布置在五连炭煤层中,断面形状为半圆拱,采用发碹支护,净断面5.38米²;+885米水平大巷与+885米煤层巷在1833米、2184米处用石立门联接。回风巷及皮带道均为梯形巷,净断面分别为3.51m2,3.9m2;采用架木厢进行支护,厢柱中—中0.9米。开切眼规格2.0米宽,高1.0米,总长为162米,采用金属支柱支护。第二节采煤工艺工作面采用截煤机掏槽、爆破落煤的采煤工艺,其工艺过程为:每天每个工作面一个循环,根据支护材料、顶板岩性和循环产量等确定每个循环进1.0米。一、掏槽选用M

7、J-50C型截煤机掏槽,掏底板煤,掏槽深度1.0米,掏槽厚度10厘米.二、爆破落煤爆破落煤要求进度准确,煤块破碎均匀,不破坏顶板,不残留顶底煤,工作面煤壁平直,不崩倒支柱和崩翻输送机产尽可能减少炸药及雷管的消耗量等。一)、打眼1、打眼工具在移运输机完毕后进入工作面进行打眼,打眼工具为一台MZ15T型煤电钻配Ф42mm,长1.2米的麻花钻杆。2、炮眼排列由于C5煤层属中硬煤层和在实际生产作业中总结出经验,采用单排眼的布形式较为理想,故工作面炮眼采用单排眼沿走向排列。单排炮眼间距为1.5米。3、炮眼的角度(炮眼角度包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