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研究现状论文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研究现状论文

ID:876659

大小:230.0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09-22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研究现状论文_第1页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研究现状论文_第2页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研究现状论文_第3页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研究现状论文_第4页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研究现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研究现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贵阳学院毕业论文1前言1.1研究概况1.1.1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研究现状有些拟除虫菊酯类的品种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给生态环境、农产品的质量以及人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是并驾齐驱的三大农药,具有选择性强、用量低、防效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及卫生害虫方面的控制。随着有些高毒有机磷农药被禁应用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被作为有机磷农药的主要替代品之一,由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使用量和施用频率的逐渐加大,导致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成为污染水体质量、食品安全及环境的重要因素。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稳定的性质,不容易被光分解,没有特

2、殊臭味以及安全系数比较高,使用浓度低,触杀能力较强,灭害害虫的速度快,残效时间长等优点。但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被广泛使用后,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使用在粮食、蔬菜和果树等农作物中的残留,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率和国际竞争力具有严重的影响。1.1.2甲氰菊酯农药研究现状甲氰菊酯农药作为一种广谱、高效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杀螨剂,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农业虫害的防治药剂,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甲氰菊酯农药具有高效、低毒,在土壤中不易移动、难以挥发等特点,所以常被广泛用于防治粮食、蔬菜、甘蓝、苹果、柑橘、茶叶、棉花等多

3、种作物的害虫,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但是甲氰菊酯农药的残留会造成环境与食品的污染,特别是对家蚕以及鱼类等生物具有高毒,并可以在鱼体中储存和积累,从而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及人的身体健康,所以引起人类的大量关注。甲氰菊酯农药化学名称a-氰基-3-苯氧基苄基-2,2,3,3-四甲基环丙烷酸酯,又叫灭扫利。对鳞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多种害虫防治有效,并且对多种害螨的成螨、若螨和螨卵具有一定防治的效果,可用于防治虫、螨。甲氰菊酯农药对一些农作物具有促进生长、产量的增加、品质的改善、触杀及驱避的作用。但是各类田间药效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甲氰菊酯农

4、药后,只有5%左右的农药被利用去杀死害虫,而95%的农药残留在水体、土壤和农业生态系统中,残留在生态系统中的农药会通过食物链的富集化,最终进入生物体中,那么对人类的生活以及人类的身体健康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1.2国内外研究进展1.2.1菌株的研究国外报道的菌株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沙雷氏菌属(Serratia)等,然而国内则只在产碱菌属的一些菌株有报道。洪源范等从农药厂废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sp.11贵阳学院毕业论文),并且该菌株能以甲氰菊酯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

5、。张松柏等从长期使用氯氰菊酯的土壤中分离得到Kurthiasp.,并且是对氯氰菊酯降解潜力最高的菌株。张松柏等从农药厂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甲氰菊酯的沼泽红假单孢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该菌以共代谢方式降解甲氰菊酯农药,张松柏等已曾对沼泽红假单孢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报道过。罗源华等从某农药厂污泥中筛选分离出一株高效降解甲氰菊酯的光合细菌,通过对该菌株细胞形态结构、活细胞光吸收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其16SrDNA序列同源性进行鉴定,最终判断该PSB07-14属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

6、domonassp.),张松柏等已曾对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sp.)报道过。1.2.2清除农药残留的主要方法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是为了使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从土壤中清除的主要因素,并且以微生物为主的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且成本底的治污方法。以生物修复作为理论基础来降解农药残留菌的技术有望降低农产品和农业生产环境中农药的残留物。该技术具有高效、安全、没有二次污染等特点,而且经济较实用,操作简便,目前已经成为清除农药残留污染的一种重要方法。国内对有关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研究的报道很多,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微生物降解在降解菌的分离以及生理生化特

7、征方面的报道比较多,但是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菌的报道相对较少。国内有少量对有机溶剂耐受菌的报道,但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耐受菌的研究未见报道。1.3分离菌株的方法笔者采用富集分离的方法从某化工厂废水中分离出能够耐受甲氰菊酯农药的微生物菌株,研究该微生物菌株的降解特性,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该微生物菌株对甲氰菊酯农药的降解能力。张松柏等曾报道过用富集分离法从农药厂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甲氰菊酯的光合细菌新菌株PSB07-15,并通过对该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对16SrDNA序列进行了同源比较、鉴定,最终表明该菌株为沼泽红假单孢菌(Rhodopseudomon

8、aspalustris)。1.4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笔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