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98024
大小:4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05
《上海中学高一语文向青春举杯教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向青春举杯》教参一、专题内涵解说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是人生意识日益觉醒、情感世界日益丰富多彩的岁月,是以挑战者姿态迎接一切的年龄,是人理性地追问生命旅程方向的季节。十六七岁更是一个特殊的生命驿站,成长的欢乐与烦恼,人生的感悟与梦想,在这里汇成了一支独特的青春旋律。处在青少年阶段的高一学生,应该在青春旋律的歌唱中,感受生命的多彩,编织人生的梦想,实现精神的成长与人格的丰盈。语文学习正是青少年实现精神成长的路径,只要学生敞开心扉,用自身的经历与体验去对话,去感悟,收获的就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丰富、心灵的充实、人生的顿悟。本专题在设计上强调
2、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本专题分为三个板块。“吟诵青春”萃集了一组不同时代歌唱青春的诗作,指导学生在诗歌吟诵活动中礼赞青春生命,体验青春的激情,明确青春的使命。“体悟人生”选择高中学生感兴趣的人生话题作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面对现实情景,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体验感悟青春话题。“设计未来”从未来层面设计了一组活动,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人生道路的思考,尝试在多梦的季节规划人生。青春成长中,需要有陪伴自己的心灵挚友和精神家园,“积累与运用”安排“寻觅青春经典”的课
3、外阅读活动,希望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尽早拥有一本或一组“青春经典”,从而为自己的青春生命增添“智慧软件”。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能够说出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阐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受。3、学生知道朗读的特点,能够用流畅的普通话和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理解、感受。4、学生能够养成借助记录要点等方式倾听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能够积极主动地在讨论时交流、表达。5、学生能够把握书信体文章写作的语言特点;部分学生
4、尝试过诗歌写作实践。6、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精神需求,选择并至少阅读一本课外读物。其中前三项为教学重点。三、专题内容解析《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于深秋时节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分为上、下两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写景抒情的独特环境。意思是:在深秋季节,我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奔流不息,滔滔向北。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描绘了诗人独立橘子洲头所看到的色彩绚丽的秋景图。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抓住“富有
5、生命活力”这一总体特征来描绘,为下面抒情烘托了背景,渲染了气氛。从江边遥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都染上了红色;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许多船只争着在水上行驶。雄鹰展翅搏击长空,迅猛矫健;鱼儿在清澈的水中轻快地游动。自然万物在秋日里竟相呈现自然的生命状态。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面对一派生机勃发的天地自然,32岁风华正茂的青年政治家不由深思而感慨。一个“怅”字,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而一个“问”字,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荣枯和社会盛衰由谁来主宰这一问题的追问,表现诗人的胸怀与抱负。大意是:面对广阔的宇宙,我不禁沉入深远的思索感慨之中,向着旷远迷茫的大地发
6、问,是谁主宰着事物的盛衰消长呢?上片重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的深秋景色,并且即景抒情,提出了“荣枯兴衰”由谁来主宰的问题。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是诗人故地重游自然勾起的对往事的回忆。大意是:曾经带着许多的青年伙伴来到这里游览,回想从前,度过了很多不平常的斗争岁月。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几句形象地概括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雄姿英发的风貌和气概。那时候,同学(泛指毛泽东的青年伙伴)正当年轻,风采才华正当旺盛;意气风发,热情奔放。指着江山,评论国家大事,写作慷慨激昂的文章,把当时的反动统治者视为
7、粪土一般。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巧妙回答。大意是:还记得吗,到水流的中央游泳,激起的浪花,阻挡住了飞快行驶的船只。下片重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青年的特征:以天下为己任,有着肩负国家兴亡、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同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这首词一扫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充满生命的活力。对壮丽山河的描写,不仅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感情,也表现出了诗人主宰山河的壮志。这首词运用了多组对比使其所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是
8、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是动态的对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