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89160
大小:2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05
《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新闻两则》同步测试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走进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项是() A、阻遏(è)绥(suì)靖阌(wén)乡荻(dí)港 B、歼(qiān)灭阡(qiān)陌纤(xiān)维纤(qiàn)夫 C、要塞(sài)阻塞(sè)堵塞(sè)当(dàng)真 D、溃(kuì)退殷(yīn)家汇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 2、填空: (1)一篇消息通常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其中标题常用多行形式,分为引标题,和副标题。新闻报道必须,每讲一件事,每作一个判断都必须事出有据。 (2)从表达方式上看,新闻一般以为主,新闻写作必须交代事件
2、的、、、,也可穿插简要的。 3、在下列句子的重读词语下加点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4、联系上下文,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哪句好?为什么? (1)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2)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5、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不得超过12字。 《扬子晚报》6月1日消息,今
3、日零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成功关闭最后一道闸门,三峡水库下闸蓄水,奔泻千年的滔滔江水被揽入大坝与群山的怀抱。从孙中山起,上代中国人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终于从诗境变为现实。 标题: (二)、精读课文,完成品读练习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区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坚固、巩固
4、、顽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冲破、攻陷、突破)了。 6、选文横线上应填的词语依次为:、、。 7、选文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一句,请分析中路军所遇之敌情是怎样的? 8、选文在表达方式上以为主,兼有议论,请在原文用“”线标出议论句,并谈谈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9、从语句的感情色彩上看,文中加点词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不料”一词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仿写课文,发展创新能力 10、写一则消息,报道学校或班级上某人、某事或某项活动,要求: ①拟出恰当的标题;②注意导语的概括性和准确性;
5、 ③要简明以300字左右为好。 (四)、挑战奥林匹克: 11、你能在下面句后括号内用某种动物来比喻此种类型的人吗? 如: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 (1)代人受过,替人受罪的人() (2)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3)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 (4)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12、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了解它们,同样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积累,请写出有关战争的古今诗句和名言各一句。 古今名言: 古今诗句: (五)教学反思: 通过此篇学案的自主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自主查阅工具书,资料书
6、,相互探讨,基本掌握了新闻这一文学样式的基本特点和一般知识,提高了阅读能力。 附:参考答案: (一)、1、D2、(1)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主标题、真实。(2)记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议论。3、(1)百万大军1000余华里冲破横渡(2)正是又4、第(1)句好用到了比喻,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使人联想到根据地的生机、巩固。5、例:(1)三峡今蓄水、百年梦成真(2)今天,三峡大坝下闸蓄水(3)三峡今蓄水(4)三峡水库今天开始蓄水。 6、签订、巩固、突破;7、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
7、弱;8、概括叙述,议论句:“此种情况,一方面————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作用:突出我军英勇善战,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的反动本质及士气低落,不堪一击的军情,又有很强的政策性,从而使这篇新闻具有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9、充满嘲讽,敌军的“不料”正显示出我军的神勇,出敌不意,制胜千里。 (三)、写作训练略 (四)、挑战奥林匹克11、(1)替罪羊(2)千里马(3)丧家犬(4)铁公鸡 12、天时不如地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