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67772
大小:32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04
《2009届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考试试卷【辽宁省营口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辽宁省营口市2009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答题纸及答题卡上,并把答题卡上准考证号对应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第2页右上角指定位置。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第Ⅱ卷各题用蓝或黑色笔答在答题纸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共1
2、1题每小题3分 共33分)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本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屏蔽 屏弃 天然屏障 孔雀开屏B.处境 处理 处心积虑 处之泰然C.臭氧 铜臭 遗臭万年 臭味相投D.否定 否则 不置可否 否极泰来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唇枪舌剑名燥一时察颜观色一年之季在于春B.精神矍烁沉疴固疾人才倍出文武之道,一张一驰C.鸠占雀巢犄角之势跻身上流万事具备,只欠东风D.戮力同心功亏一匮张慌失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3、是A.猜灯谜时,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你已知道该谜的猜法,并似乎也抓住了谜底某个字词,却屡试不爽。B.对外国观众来讲,京剧舞台上那种木头刀枪稀松一碰,口中一吆喝就打了一仗,简直不可理喻。C.事实说明,传统文化并非明日黄花,而是与今天和未来息息相关。D.在物种生命的链条上,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都会给世界带来不可思议的后果。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B.适度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把心理之船停泊在一个平静的“码头”,而超过个人实际的高目
4、标,则容易导致心理失衡的负担。C.目前的中国足球人才短缺,竞争机制难以完善,个别队员恃才无恐,出现了职业道德与收入没有同步增长的怪现象。D.现在很多行人对于闯红灯的事是不以为然的,认为只要没有汽车通过,闯红灯没什么关系。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曾宪梓先生对中国内地的总捐资额超过四亿人民币。有人这样问他:“有钱快乐,还是没钱快乐?”曾宪梓先生这样回答:“。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要做钱财的主人。”①我不算有钱②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有钱人有有钱人的快乐③有钱不一定快乐④看你怎么用⑤但是我把钱用在有益的事业上A.①③②④⑤ B.①⑤②③
5、④C.③②④①⑤ D.②③④①⑤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近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之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
6、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
7、。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
8、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