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word教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word教案

ID:8645524

大小:2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4

2014秋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word教案_第1页
2014秋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word教案_第2页
2014秋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word教案_第3页
2014秋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word教案_第4页
2014秋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word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秋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一、教学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和“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直角坐标和极坐标思想在小学的初步渗透。在实验教材中,普遍反映“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教学难度要大于“用数对确定位置”。因此,本次修正,把实验版六上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至五年级上册,把实验版四下的“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移至本册。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根据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2、通过让学生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

2、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培养空间观念。3、使学生通过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初步感受坐标法的思想。4、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四、教学建议:1、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个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3、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会用方向与位置来确定位置的方法。2、以问题为载体,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好的问题,是驱动学生思维的最佳载体。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问题情境,通过这些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怎样利用给出的信息确定位置呢?和我们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有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真正实现了以问题为导向、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新知的教学理念。3、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克服教学难点。

4、五、课时安排:3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的例1和第20页的做一做。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情分析: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

5、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直尺、量角器。学具准备:直尺、量角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忆我们过去学习的确定位置与方向的方法有哪些?二、教学例11、出示:电视台播报台风警报的主题图教师:从图中你们得到了哪些信息?(指名说一说图中的信息)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A市与台风中心具体的位置。问: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谁是参照点?“东偏南30°”怎么确定?问:用这一个条件能否准确地定位

6、?问:要想知道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需要哪些条件?引导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明确条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具体方法。(学生在小组探索的时候,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发现台风中心所在的位置不是正好的东南方向,而是往东偏南的方向上,还要量出偏了多少度,最后两处相距多少米。)2、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3、“做一做”,出示: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使学生根据图示填写并汇报图上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三、巩固练习1、练习五的第1题,是让学生进行确定方向

7、的练习。学生小组合作,重点是找到参照点,以确定测量角度时角的顶点在哪里。2、练习五的第2题,学生看图,尝试独立完成,距离只要通过数“段数”就可计算出来。集体订正时同位交换,互相量一量,看谁填写得更准确。3、练习五的第3题,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练习确定方向,让学生感受位置的相对性。通过比较,发现两种描述方式的内在联系。4、练习五的第4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位置的相对性。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知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21页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

8、示意图中确定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问题情境中感受根据距离和方向确定位置的价值。教学重、难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量角器、直尺。教学过程:(一)教学例21、出示例2题目要求,并出示主体图。2、教师:从题目中你得到了那些信息?问:怎样确定B市和C市的位置?引导学生回答:谁是参照点?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