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必修一《游褒禅山记》教案

鲁教版必修一《游褒禅山记》教案

ID:8637514

大小:2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03

鲁教版必修一《游褒禅山记》教案_第1页
鲁教版必修一《游褒禅山记》教案_第2页
鲁教版必修一《游褒禅山记》教案_第3页
鲁教版必修一《游褒禅山记》教案_第4页
鲁教版必修一《游褒禅山记》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教版必修一《游褒禅山记》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目的  1.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学生初次学习这样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初步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教读,最后总结全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

2、习)为前提。  2.对语言障碍要有足够的估计。本文中有些句子层次较多,有些词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义比较特殊,常见虚词“其”“之”“以”等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涉及多种用法,这些都是困难所在。有些词、语、句要提出来,用灵活的方式(据上下文义推测、文白对照、长句化短句、语法分析等)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在教读过程中以提问方式要求学生解释,而后补充纠正;有些可以放到结束课上,通过分类整理,加深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上述词、语、句的含义。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怀是阔

3、大的,所以能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学生很难品味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  4.本文拟用3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讲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绍作者,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3段。  第3课时:诵读第4、5段,总结全课,完成练习第一、三、四题,整理实词。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

4、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4.准备背诵全文(末段可略读)。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

5、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2.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

6、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3.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

7、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4.“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

8、(“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5.教师一边问上面的问题,一边板书如下(圆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板书顺序)。  三、作者简介。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