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13695
大小:9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3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3《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在与传统环境观及其实践的比较中明确新环境观的基本观点,并进行“正确认识见诸行动”的教育,以促成环境观发展的新水平。2.在新环境观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难点: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导入:在人类承受着需求膨胀和生态环境恶化双重压力的情况下,我们除了采取有效行动,以求达到环境与发展双赢的结果外,别无选择。要把行动由自发转为自觉,必须依靠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因此树立现代环境观和发展观乃是最基本的任务。一、一种新的环境观1.环境观的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
2、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环境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它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并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传统的环境观新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到了工业社会,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矿山、拦河筑坝、移山填海,一时间,人类似乎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向人们发出警告,公害病频发就是对人类的
3、报复。人们不得不对自己“征服自然”的行为进行反思。良性方向发展活动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人人都要把这种正确的认识见诸行动。我们往往在思想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而在实际行动中却常常背道而驰。请以无记名的方式在下列表格中打勾,用投票箱收集。1.收集表格,计算每一项结果的百分数,然后分析结果。点拨:在课前组织环境小组或环保积极分子进行“环保行动调查”活动,印发、收集统计问卷。上课时公布调查结果,全班进行讨论。2.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全班讨论,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点拨: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环境观念提升到指导行动、形成行为习惯的水平。人们对知行差异司空见惯,往往习以为常。调查
4、活动能揭示这一问题,引起关注和思考,促使学生进入“从我做起”的境界中。这是一项育人价值较高,有较强的可操作性。3.人类应该怎样实现“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协调”呢?点拨:只要人们正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尊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认真研究,谨慎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就能实现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协调、平衡。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永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如:(以下资料可制作成投影片或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放给学生,并解释、翻译,让学生了解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
5、期,我国已经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和一些实践行动)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进之长。——《逸周书·大禹篇》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元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元兽。——《吕氏春秋·首时》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川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耪、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于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篇》图1.10我国古代的可持
6、续发展思想多媒体放映:由此可见,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保护正在怀孕和产卵的鸟兽鱼鳖以“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的法令。春秋时的管仲(管子),就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保护山林川泽及其生物资源,反对过度采伐。战国时的荀子也把自然资源的保护视作治国安邦之策,特别注重遵从生态学的季节规律,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保存和永续利用,北魏时的贾思勰(《齐民要术》语),也明确地提出了因地制宜的思想。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中发掘出1100多枚竹简,其中的《田律》清晰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是中国和世界最早的环境法律之一。“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生
7、态意识的目标和理想,这对于当今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有极大的启发意义。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⑴概念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⑵内涵①要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②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这就是可持续。⑶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