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177-2014 栎毒蛾防治技术规程

db22t 2177-2014 栎毒蛾防治技术规程

ID:8605095

大小:465.6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03

db22t 2177-2014 栎毒蛾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db22t 2177-2014 栎毒蛾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db22t 2177-2014 栎毒蛾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db22t 2177-2014 栎毒蛾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db22t 2177-2014 栎毒蛾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22t 2177-2014 栎毒蛾防治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05备案号:44363-2015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2177—2014栎毒蛾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LymantriamathuraMoorecontrol2014-11-25发布2014-12-25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2/T2177—201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大学。本标准

2、主要起草人:王志明、王选遥、史丽雯、金红艳。IDB22/T2177—2014栎毒蛾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栎毒蛾的发生程度、成灾指标、虫情调查以及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栎毒蛾发生林分的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1915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栎毒蛾LymantriamathuraMoore隶

3、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dae、毒蛾属LymantriaHübner的一种为害多种阔叶和针叶树的食叶性害虫。具体参见附录A、附录B。4发生程度和成灾指标划分4.1发生程度指标按卵块/株,分为低虫口、轻度发生、中度发生、重度发生四级:a)0﹤低虫口﹤0.1b)0.1≤轻度发生﹤0.3c)0.3≤中度发生﹤0.6d)重度发生≥0.64.2成灾指标林分失叶率达到60%以上。5虫情调查5.1应施调查的寄主林分在栎毒蛾分布区域内,柞树占三成以上的林分。5.2虫情线路踏查1DB22/

4、T2177—201425.2.1将相邻的寄主林分合并为一个踏查块,面积不超过200hm,进行统一编号。5.2.2于10月采用样株调查法,调查100样株,观察样株1.5m高度以下皮缝内有无卵块。5.2.3优先调查林分内黑桦Betuladahurica,样株数不足,再补充调查柞树。5.2.4填写《栎毒蛾线路踏查记录》表,见附录C中的表C.1。5.3标准地调查将踏查块有虫株率5%以上的,以小班为单位设为1块标准地,调查60样株的卵块数,将结果填入《栎毒蛾标准地样株调查记录》表,见附录C中的表C.2。5.4

5、成灾调查5.4.1对达到发生的林分在危害末期进行成灾调查。5.4.2在标准地中选取100株样株,逐株调查样株失叶率。5.4.3将结果填入《栎毒蛾成灾情况标准地调查记录》表,见附录C中的表C.3,确定受害的寄主林分是否成灾。5.5失叶率计算公式失叶率的计算公式如下:∑(Xi×fi)A=×100%.................................(1)N×F式中:A——成灾指标(平均失叶率);Xi——各级受害株数;fi——各级代表值;N——调查总株数;F——最高级代表值。6防治技术6.1

6、营林技术营造混交林。加强对林分的抚育管理,增强树木生长势,提高林分抗虫性。6.2保护天敌栎毒蛾防治不应使用广谱性化学杀虫剂。注重保护天敌的措施。在林分抚育时,保留蜜源植物,为天敌提供栖境和食源。6.3物理防治6.3.1对中度发生以上的林分,人工刮除卵块,集中销毁。6.3.2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诱杀,按照LY/T1915执行。6.4化学防治2DB22/T2177—20146.4.1对中度发生以上的林分,在柞树展叶前,在树干1.5m~3m喷施阿维菌素等触杀剂,浓度和剂量按药剂说明书标注施用。6.4.2对重度

7、以上发生的林分,在幼虫4龄前,用苦参烟碱烟剂熏杀,使用剂量按药剂说明书标注施用。成虫期应用杀虫灯诱杀。3DB22/T2177—2014AA附录A(资料性附录)栎毒蛾生物学A.1省内分布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白山市、通化市、吉林市等。A.2寄主栎属Quercusspp,桦属Betulaspp.,胡桃属Juglansspp.,榆属Ulmusspp.,栗属Castaneaspp.,苹果属Malusspp.,柳属Salixspp.,椴属Tiliaspp.,落叶松属Larixspp.,冷杉属Abiesspp.。在

8、吉林省主要为害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A.3生活史及习性在吉林省1年完成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幼虫在卵内越冬,翌年4月末至5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5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盛期。幼虫初孵化4d~5d不取食。以后开始取食叶芽,之后取食叶片。喜在叶片停留,极少在枝上。喜夜间活动。6月上中旬为幼虫危害期。雄幼虫5龄,雌幼虫6龄。幼虫期50d~60d。老熟幼虫于6月下旬至7月下旬在枝或叶上化蛹,7月中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2d~14d。成虫于8月上旬至中旬羽化,羽化后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