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版语文选修《语言的演变》word教案

ID:8600492

大小:2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2

2016北京版语文选修《语言的演变》word教案_第1页
2016北京版语文选修《语言的演变》word教案_第2页
2016北京版语文选修《语言的演变》word教案_第3页
2016北京版语文选修《语言的演变》word教案_第4页
2016北京版语文选修《语言的演变》word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北京版语文选修《语言的演变》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言的演变[教学目的]了解古今汉语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写法,培养对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古今汉语变化的规律及说明方法(举例法、分项说明法)教学难点:古代汉语的语义[教学设想]通过师生互动,列出本文提纲,熟悉本文例子中提到的语言知识。[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导入课文]上课之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名字叫“秀才买柴”。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是什么意思,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

2、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柴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听过这个笑话,大家也许都会笑这个秀才真是“酸得倒牙”,买弄文字,结果卖柴人听不懂,他也没能买到柴。但是如果我们要分析一下,为什么卖柴的人听不懂秀才的话呢?原因是秀才说的话中很多词当时口语中已不用了,对不熟悉古代文字的卖柴人来说,怎么听得懂呢。这说明了一个什么现象——语言也是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语言变化方面的知识。(投影)语言的演变[作者及

3、课文简介]本文作者为吕叔湘,(1904-1998),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江苏省丹阳县人,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70多年以来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研究、文字改革、语文教学、写作和文风、词典编纂、古籍整理等广泛的领域。写了不少专著,代表作是《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文集》、《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1983年5月,他还拿出多年积蓄的6万元,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的基金。2003年9月,为纪念他,他曾经工作过的丹阳市高级中学更名为“吕叔湘中学”。本文选自吕叔湘的《

4、语文常谈》。《语文常谈》是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普及性读物,共收文章八篇。课文是其中的第六篇,原标题是《古今言殊》。全文分四部分,四个部分的小标题为“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从文言到白话”。选入课本时,作者删去了第四部分,前三部分的小标题换成了序数词一、二、三。[语言小常识]提到语言,我们天天都在使用,那么语言包括几个组成要素呢?一是语音,二是意义,三是语法。那么这几个方面是怎么变化的呢?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解题]本文的题目的《语言的演变》。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是“语言”,还是“演变”?是演变——演化、变化。本文就是讲语言的变化的。

5、这说明本文是属于说明文中的“事理说明文”。[研析文章]一、学生自读全文问题:1、根据简介,给三个部分标出题目。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古今语言的差别和演变的?3、在文中划出语言演变的规律性的语句,并标上序号。二、文章分析第一部分:“语言也在变”问题一:语言变化的特点是什么?明确:“在短时间内不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示出来了”(第1段)问题二:本部分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明确:举例法——《邹忌讽齐王讷谏》比较法——古今比较问题三:这部分从哪些方面说明古代和现代汉语的差别的。明确:1、字形:2、字义:(1)意义没有改变,但是现在不能单用,只能作为复音词或者成语的一个在分。(2

6、)意义没有改变,可是使用受很大限制。(3)这里所用的意义现代已经不用,尽管别的意义还用。3、语法问题四:作者在说明古代和现代汉语的差别时,除使用举例法、比较法之外,还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明确:分项说明。问题五:体会第一部分写的作用。这一部分是分析一个典型的语言现象,总的介绍古今汉语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给人一个总体、概括的认识——总写,下面二、三两部分则分别对语言的演变进行说明。过渡语:(问题:大家看第二、三两部分从哪个方面来说明语言的演变的?先写的哪一方面,写得最详细是哪一方面?为什么?)明确:分别从语汇、语法、语音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的说明。因为语汇联系人民生活最为紧密,变化最

7、快、最显著,所以先写、详写。第二部分:说明语汇的变化问题一:根据事先的阅读要求,在文中划出表明语言演变的语句1、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有些词消失了(第l段);2、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有些词出现了(第2段);3、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第3段);4、生活的改变,使许多词的意义起了变化(第4、第5段)。(1)词义的扩大(第6段);(2)词义的缩小(第6段);(3)词义的转移(第7段);(4)语义的弱化(第8段)。换一个角度来看语言的变化:1、很多古代单音词现在多音化了,2、有的单音词换了另外一个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2016北京版语文选修《语言的演变》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言的演变[教学目的]了解古今汉语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写法,培养对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古今汉语变化的规律及说明方法(举例法、分项说明法)教学难点:古代汉语的语义[教学设想]通过师生互动,列出本文提纲,熟悉本文例子中提到的语言知识。[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导入课文]上课之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名字叫“秀才买柴”。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是什么意思,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

2、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柴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听过这个笑话,大家也许都会笑这个秀才真是“酸得倒牙”,买弄文字,结果卖柴人听不懂,他也没能买到柴。但是如果我们要分析一下,为什么卖柴的人听不懂秀才的话呢?原因是秀才说的话中很多词当时口语中已不用了,对不熟悉古代文字的卖柴人来说,怎么听得懂呢。这说明了一个什么现象——语言也是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语言变化方面的知识。(投影)语言的演变[作者及

3、课文简介]本文作者为吕叔湘,(1904-1998),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江苏省丹阳县人,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70多年以来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研究、文字改革、语文教学、写作和文风、词典编纂、古籍整理等广泛的领域。写了不少专著,代表作是《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文集》、《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1983年5月,他还拿出多年积蓄的6万元,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的基金。2003年9月,为纪念他,他曾经工作过的丹阳市高级中学更名为“吕叔湘中学”。本文选自吕叔湘的《

4、语文常谈》。《语文常谈》是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普及性读物,共收文章八篇。课文是其中的第六篇,原标题是《古今言殊》。全文分四部分,四个部分的小标题为“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从文言到白话”。选入课本时,作者删去了第四部分,前三部分的小标题换成了序数词一、二、三。[语言小常识]提到语言,我们天天都在使用,那么语言包括几个组成要素呢?一是语音,二是意义,三是语法。那么这几个方面是怎么变化的呢?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解题]本文的题目的《语言的演变》。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是“语言”,还是“演变”?是演变——演化、变化。本文就是讲语言的变化的。

5、这说明本文是属于说明文中的“事理说明文”。[研析文章]一、学生自读全文问题:1、根据简介,给三个部分标出题目。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古今语言的差别和演变的?3、在文中划出语言演变的规律性的语句,并标上序号。二、文章分析第一部分:“语言也在变”问题一:语言变化的特点是什么?明确:“在短时间内不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示出来了”(第1段)问题二:本部分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明确:举例法——《邹忌讽齐王讷谏》比较法——古今比较问题三:这部分从哪些方面说明古代和现代汉语的差别的。明确:1、字形:2、字义:(1)意义没有改变,但是现在不能单用,只能作为复音词或者成语的一个在分。(2

6、)意义没有改变,可是使用受很大限制。(3)这里所用的意义现代已经不用,尽管别的意义还用。3、语法问题四:作者在说明古代和现代汉语的差别时,除使用举例法、比较法之外,还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明确:分项说明。问题五:体会第一部分写的作用。这一部分是分析一个典型的语言现象,总的介绍古今汉语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给人一个总体、概括的认识——总写,下面二、三两部分则分别对语言的演变进行说明。过渡语:(问题:大家看第二、三两部分从哪个方面来说明语言的演变的?先写的哪一方面,写得最详细是哪一方面?为什么?)明确:分别从语汇、语法、语音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的说明。因为语汇联系人民生活最为紧密,变化最

7、快、最显著,所以先写、详写。第二部分:说明语汇的变化问题一:根据事先的阅读要求,在文中划出表明语言演变的语句1、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有些词消失了(第l段);2、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有些词出现了(第2段);3、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第3段);4、生活的改变,使许多词的意义起了变化(第4、第5段)。(1)词义的扩大(第6段);(2)词义的缩小(第6段);(3)词义的转移(第7段);(4)语义的弱化(第8段)。换一个角度来看语言的变化:1、很多古代单音词现在多音化了,2、有的单音词换了另外一个单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