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word教案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word教案

ID:8600348

大小:2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2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word教案_第1页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word教案_第2页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word教案_第3页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word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扣上下文明从师理——《师说》教学设计淮阴师范学院孔凡成设计说明本设计运用例文理论,将课文处理为写作指导型的例文,第一课时以理解写作必须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和写作对象的道理为主要教学目标;第二课时以学习对比论证法为主要目标,重点突出对第二节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兼顾对课文的思路和难点词句的读解。在方法上,主要运用上下文教学法,突出学生主体,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读、悟、思来体验课文的内在价值,强调问题的设置要有内在张力和能够激活学生思考与阅读。教学目标1.理解写作必须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和写作对象的道理;掌握对比论证法。2.掌握“师”、“之”、“其”在文中的用法;了解“师、耻”的意动用法;“

2、学者、所以、从而、小学”古今异义现象和“受”、“不”的通假情况。3.背诵课文。4.理解树立从师风尚的必要性。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并释题1.“师”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声读课文,根据课文解释。(1)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注释、查字典,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词认识情况,出示生字,由学生加拼音。结合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多音字读音要根据词语上下文确定的道理。(3)请四位同学分别读一节,其他同学注意听,看有否读错的地方并纠正,教师酌情范读相关句段。(4)提供“师”的六种解释,要求结合课文的上下文,选择出题目中“师”的义项。2.由学生回忆以“说”为题的古文并归纳文体“说”的

3、特征。(议论性、情感性和针对性)二、提出问题,引导自读课文本文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极富针对性,那么,作者究竟是针对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来写的呢?文章究竟是写给哪些人看的?请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依据。三、检查思考情况,弄清启示1.疏通文义。要求根据课文注释,说说课文大意。2.作者在哪几节暗示了什么样的写作背景?写作对象是谁?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对写作有什么启示?要求明确:第二、四两节暗示了写作背景、读者和目的。明确写作是为生活需要服务的,要有针对性,要有明确的写作对象和写作意图。板书:写作背景师道不行有惑难解读者对象李蟠士大夫写作目的嘉行古道力倡从师四、拓展强化,进一步了解

4、背景引入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曰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说明作者写作处境和效果,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为进一步体会本文的针对性特点,要求学生齐读课文。五、当堂训练,掌握规律以“×××,你不能(可以)这样做(说)”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要求注意写作的意图和读者对象。六、作业将全文读5遍。第二课时一、齐读全文,二、学习第一节,理清思路1.请同学提出在句子翻译方面的问题,尽量由

5、学生自己相互解决。要求注意几个古今异义的词语,如“学者”、“所以”、“从而”;注意“师”的一词多义现象。2.理清结构。见板书:是什么?古之学者必有师提出本节论点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指出教师功能为什么?惑而不从师,终不解也分析从师必要怎么办?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说明从师标准二、学习第二段1.齐读,请同学提出在句子翻译方面的问题,尽量由学生自己相互解决。注意“其”的用法,注意翻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等句子。2.齐读,思考本节论点是什么?3.作者如何运用对比论证法来论证的?其态度分别如何?比较“其皆出于此乎”、“吾未见其明也”、“其可怪也欤”等句的语气。

6、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本节。5.总结:情感性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进一步领会“说”体的特点之二:抒情性。6.指导背诵。根据板书背诵本节。三、课堂练笔针对现实中的不良现象,仿写第二节的对比论证法。如以“嗟乎,XXX之风不盛也久矣,欲人之XXX者难矣!”这样类似的语句开头。四、作业背诵1-2节。附板书设计今之师道不传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和于其身也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其可怪也欤?第三课时一、背诵1-2节,齐读3-4节。二、学习第三节1.齐读,思考本节论点到底是“圣人无常师”还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为什么?(提示

7、:是前者。原因之一:结合上下文可知,其他各节都是写从师;其二,后者是对孔子从师一例的进一步分析。引导学生对“如是而已”进行体验,结合文本理解这里的“是故”,意为“这原因(是)”。)2.本节思路是什么?三、学习第四节由学生提出问题,相互讨论,明确作者写作本节的用意。四、总结全文1.重点理清思路及节间关系。思考“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否是全文的论点?为什么?(提示:不是。结合上下文,理由有二:文章是针对现实而写;文章二、四节写现实,但不是为了以今衬古。全文的论点应该是“学者必有师”。)2.各节论证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