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word教案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word教案

ID:8595379

大小:9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2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word教案_第1页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word教案_第2页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word教案_第3页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word教案_第4页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word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荷塘月色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教学建议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二、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本文语言朴素、典

2、型,充满诗意,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解决办法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4.通感的修辞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结合练习题讲一点知识,必要时可扩展一些练习。教学要点  讲解《荷塘月色》,弄清作者写作的缘起及描绘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环境描写与抒发感情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教学时数             

3、            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解题:荷塘月色(板书)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闷之中。他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因而借赏景来排遣苦闷。本文中所反映出来的憎恶现实,想找一个安宁的所在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在当时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

4、性。  二、学生默读课文,参照“练习”一,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教师先读课文、正音并解释词语。  四、理清全文的段落。教师归纳:全文分三大段。第一大段,(即第1自然段),写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第二大段,(2—6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静,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第三大段(末两个自然段),写江南采莲习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结构完整,衔接自然紧密,写景与抒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五、讲读第一段。  (一)指名朗读。  (二)提问: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自己离开沉浸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用意? 

5、 师生共同谈话,注意“忽然”两字。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闰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事萦绕在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象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这一段是按照什么线索来写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一段是按照作者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的。按照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展现荷塘月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情。  小路(第2节)——荷塘(第4节)——月色(

6、第5节)——荷塘周围的树(第6节)  漫步——思索(线索)(板书)  (二)讲读第2节:  文章先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提问:这条小路有些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作者抓住了小路的曲折、幽僻,多树的特点(板书),这三者中,幽僻是主要的特点。曲折与多树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小路沿荷池而筑,随荷池弯曲,呈曲折之态。多树则蓊蓊郁郁,更显幽深僻静。  文章用了对比的方式,衬托出月下小路的美。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用白天(少人走)、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比,写出景色朦胧,富有诗意,第一次把“月色”点了出来。  (三)讲读第3节:  提

7、问:这一节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请学生把“象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段话划出来。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坏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做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四)讲读第4节:  背诵课文第四段,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景物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