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94092
大小:5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02
《2016北京版语文必修三第1课《祝福》word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祝福》导学案1班级:姓名:日期:2015年3月4日主备人:彭朝锋备课组长:赵凤池【学习目标】1、积累并梳理词语。2、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独学环节】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笔记、反思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字注音:钝dùn响寒暄xuān瓦楞wǎléng朱拓tà间jiàn或乞丐qǐgài悚sǒng然踌蹰chóuchú不更gēng事谬miù种俨yǎn然雪褥rù瑟sè瑟有声尘芥jiè堆形骸hái颊jiá贺家墺ào嚎háo荸荠bíqí絮絮xù呜咽yè驯xùn熟桌帏wéi讪讪shàn怔怔zhēngzhēng咀嚼jǔjué渣滓zhāzǐ瞥piē拗niù不过蹙cù缩门槛kǎn
2、惴惴zhuìzhuì歆享xīnxiǎng牲醴shēnglǐ蹒跚pánshān2、介绍背景,揭示主题。《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现实。《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
3、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就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也就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对学、群学、探究质疑环节】在合作中提升学习的兴趣在探索中追求知识的真谛笔记、反思二、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一般小说的故事情节大体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组成,有的
4、还有序幕和尾声。速读课文,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思考作者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上采用了何种顺序,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情节 内容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1-2)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3-33)迎春之时,一命归天(第28段)倒叙开端 祥林嫂来到鲁镇(34―53)春日之时,丈夫死亡(第35段) 发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54―65)孟春之时,被卖改嫁(第40段)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66―111)暮春之时,痛失爱子(第67段) 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112)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引人入胜;造成悲剧气氛,奠定悲凉基调;突出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冲突;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5、知识链接:鲁迅和他的小说。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呐喊》收入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我们在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故乡》、《社戏》、《孔乙己》以及今后我们将要学到的《药》、《阿Q正传》等都选自《呐喊》。《彷徨》收入1924~1925年所写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离婚》等共11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祝福》是我们在中学阶段所学鲁迅小说中唯一一篇选自
6、《彷徨》的。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学习西方小说结构经济、灵便、多样的优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孔乙己、四铭等。2、关于《祝福》。《祝福》写于1924年,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所以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之下,依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政权还是掌握在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的手里
7、。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向来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绳索,而农村的劳动妇女所受的压迫最深,痛苦最大。她们不仅没有地位,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如果是再嫁寡妇,就更受人歧视,甚至连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也被剥夺了。《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反映出旧社会中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共同的悲惨命运:肉体遭受压榨、蹂躏,精神也受到摧残和毒害。鲁迅通过祥林嫂的故事所显示出的摧残和杀害劳动人民的有形和无形的刀子,有些也正属于鲁迅所要探索和要改造的“国民性”,其实所谓“国民性”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