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8课《老家的树》word学案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8课《老家的树》word学案

ID:8590411

大小:53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02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8课《老家的树》word学案_第1页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8课《老家的树》word学案_第2页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8课《老家的树》word学案_第3页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8课《老家的树》word学案_第4页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8课《老家的树》word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8课《老家的树》word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8课 老家的树【文本导读】作者从50年代的《黄河的怀念》到60年代的《山》,再到80年代的《我想念你,北方》,表现出对古老的中华大地的深情怀念,在“我想念你,北方”的热烈呼唤中透示出游子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他的恋土情结、挚爱家乡的文化乡愁,尽在一声声情真意切的呼唤中。《老家的树》怀想的是儿时的家乡情境,用四季中的四种树来象征组织篇章,构成四个连贯、变化有致的意蕴单元,就像一首曲子中的四个乐章。【作者卡片】郭枫,生于1933年,原籍江苏徐州。1949年到台湾,是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出版家。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作品有散文

2、集《早春的花束》《九月的眸光》《老家的树》《永恒的岛》《海之歌》等,诗集《郭枫诗选》《第一次信仰》,论文集《高举民族文学的大旗》。【基础荟萃】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懵懂(  )  ②吞噬(  )  ③寒碜(  )④辗转(  )⑤堤堰(  )⑥阴翳(  )⑦攒聚(  )⑧无稽(  )⑨簇锦(  )⑩臃肿(  )⑪硕大(  )⑫豆荚(  )⑬炙人(  )⑭黍稷(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3.近义词辨析①黯淡·暗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迷离·迷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肃穆·庄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点突破】1.开头的“序曲”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点拨 开篇呈现了一个情绪背景,即此时此地的漂泊无根之感。这个漂泊无根之感又反向推动了对已经失落的根基的找寻,他重复地说:“我的根仍扎在那儿”,那儿就是故乡——黄淮大平原“母亲般的土地”。以此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2.如何理解“春柳,美丽与哀愁”这一标题?点拨 春柳的美丽

5、和儿童的天真相映成趣,呈现了柔美的一面;但战争和灾荒又使这片土地“沉沦在比严冬更冷的春荒中”。所以题为“春柳,美丽与哀愁”。这是整篇文章的基本情感结构。3.作者为什么把第二章的标题定为“榆树,一季燃烧的岁月”。点拨 榆树平实朴素,却能帮助穷苦人熬过饥荒。夏季来临,麦收场面一片火热,其他庄稼也正当其时,大地和人都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正像榆树,根深叶茂,不畏苦难。所以题为“榆树,一季燃烧的岁月”。4.“秋风萧萧,高歌的白杨”这一标题如何理解?点拨 随处渲染秋季的肃杀景象。在这个背景中,却有秋收后人们抗敌的激情:“咱们是硬汉子,冻死,也要迎风站!饿死,也

6、要挺直腰!”这正像白杨树“饮着秋风,扬起更高昂的声调,金属一般的音响,在静肃的旷野中,传得好远好远……”所以题为“秋风萧萧,高歌的白杨”。5.“严冬,荒野,松柏”又如何理解?点拨 写松柏傲视严寒的象征意义,是为了赞颂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的,冬天的淫威,可以让柔弱的暂时低头,却永远征服不了顽强的生命”。本章主要是托物言志、提升情感和意向,以便结篇,实事较少。6.如何理解《老家的树》中的恋土情结?点拨 恋土寻根,是人本性中的至情至性。郭枫客居祖国台湾岛数十载,总是想念他徐州铜山县的“老家”;无时无刻不在梦呓中亲吻着那片黄土地,亲吻着家乡的一草一木。

7、【《老家的树》就是抒写他这种魂兮归来的恋土情结。文章开头那部分就坦白地叙说:“在隔着千山万水的北方,在夐辽无边的黄淮大平原上,我的根仍扎在那儿”,“天空以明明亮亮的碧蓝,大地以苍苍莽莽的土黄,人们以迟迟钝钝的浑厚,从小哺育着我。”7.全文是如何围绕着“老家的树”抒发作者思乡的游子之情的?点拨 春柳,使作者忆起故土上一派春色,每家每户难挨的春荒与春愁,每到春天,灾荒与饥饿“便像瘟疫般侵袭着农村”。榆树,使他忆起人们以“榆钱”及榆树皮充饥而迎来小麦收割的情景,想起从小暑到大暑大豆长荚、高粱起一派青纱帐的壮观。白杨,使他忆起老家斑斑驳驳的成熟的秋天,仿佛

8、一夜之间大地就变成了“各种红和黄颜料泼成的世界”。松柏,使他忆起养息他的那片土地,变成风和雪撒野的世界,可恶的风无情地摧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