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8689
大小:463.01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7-09-21
《毕业论文-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五章焊接与调试5.1电路的焊接首先,在焊接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检查是否有焊接的,或者有短路的。当焊接好一个模块要仔细检查一下该模块的焊接是否正确再通电。在这次的焊接过程中,我首先是将电源的部分焊接,因为一个系统的正常工作不能缺少电源的。当我焊接好了电源之后,我检查一下是否有焊接错误的,没有错误了之后,接通电源,闭合开关,发现灯没亮;这样一来,我就首先判断开关和地是否有5伏的电压?用万用表一测,果真有5伏的电压;证明有电通过,提出疑问,这样会不会是是发光二极管的虚焊或者发光二极管坏了。用万用表的二极管那个档位去测发光二极管,发现二极管不
2、亮,这就证明二极管是坏的。这次的调试的教训是:有些器件在焊接前最好先用万用表检测一下它是否好的,这样就省去调试的很多功夫了。当焊接好了电源后,经调试电源没有问题后,就要焊接单片机的底座了。首先要在大脑里面有个整体的器件布局,以便更好的焊接。焊接好单片机的底座后,就要焊接上排阻,这是比较重要的一步,因为单片机的P0口是漏极开路的,需要接上上拉电阻。焊接好了上拉电阻之后,就要焊接晶振电路了。晶振电路的要点是线路要尽量短而且是要直,以避免其他信号的干扰。之后就到了复位电路的焊接,复位电路的焊接是在单片机的第9管脚,这个在焊接的时候要注意看清
3、楚管脚的位置。然后就是微动开关的脚的连接情况,因为微动开关是有两个腿内部是连在一起的。注意电容的正负,不要把极性电容搞反了焊接。最后,就是到了1602液晶的焊接了,由于考虑到1602液晶的循环利用,我采用的是用排针和排针座的组合来使用1602的液晶屏。这个液晶屏的焊接要注意的是安排位置,因为液晶屏焊接好了后,它会盖住了部分的器件,这个要考虑它的布局。焊接的时候要小心,每个的管脚很容易搞错的。经过一番焊接后,就要先插上液晶屏看看有没有虚焊。接上液晶屏,通电后,液晶屏发光了,然后根据个人的爱好,调节适合自己观看的背光亮度,之后就基本确定电
4、路是良好的了。5.2电路的调试软件是在硬件没有问题的基础上才有意义的,所以保证硬件电路没错之后才能够编写代码。如果硬件出问题,没检查出硬件的错误并且修改的话,编写好的即使正确的代码都不会让系统有正确的结果的。本次的软件的设计要基于1602液晶屏的资料来编写代码。通过资料,知道液晶屏的寄存器的控制,和液晶屏的工作的时间等级。软件的编写时根据1602的命令和数据区分的写入,通过选通命令,写入显示的指针之后,然后再写入要显示的内容。这里写入命令和数据的时候要注意一个问题:不论命令还是数据,都要有延时程序等待数据和命令稳定后再选通1602的允
5、许信号(第6管脚),不然会造成数据或命令写不进去。当然,本次设计可以不用延时程序,因为单片机工作的时间等级是us级,而1602液晶工作的时间等级是ns级的,比单片机高一个等级,所以这样的话就可以省去延时程序。不过为了培养良好的程序习惯,我还是加上了一个简短的延时程序。经过程序的编写,然后编译后,有错误的改错误,当没有错误之后,生成的HEX文件就可以通过在线下载软件下载到单片机去了。最后看到液晶屏显示了要求的字符后,这样,本次的设计都完成了。第六章布线原则1.按电路图的走向顺序排列各级电路元器件,尽量缩短接线,以减少分布参数对电路的影响
6、,排线因尽量避免形成闭合回路2.集成电路外接元器件尽可能安排在对应管脚附近,缩短连线的距离,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引线应当尽可能分开一些,引线间要有一定得距离,避免相互搅合或交叉。1绪论温度控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单片机系统的开发应用给现代工业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技术革命,自动化、智能化均离不开单片机的应用。将单片机控制方法运用到温度控制系统中,可以克服温度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严重滞后现象,同时在提高采样频率的基础上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控制效果和控制精度。现代自动控制越来越朝着智能化发展,在很多自动控制系统中都用到了工控
7、机,小型机、甚至是巨型机处理机等,当然这些处理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很高的运行速度,很大的内存,大量的数据存储器。但随之而来的是巨额的成本。在很多的小型系统中,处理机的成本占系统成本的比例高达20%,而对于这些小型的系统来说,配置一个如此高速的处理机没有任何必要,因为这些小系统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是最在乎系统的快速性,所以用成本低廉的单片机控制小型的,而又不是很复杂,不需要大量复杂运算的系统中是非常适合的。温度控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在钢铁冶炼过程中要对出炉的钢铁进行热处理,才能达到性能指标,塑料的定型过程中也
8、要保持一定的温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个领域对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精度、响应速度、系统稳定性与自适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被控对象或过程的非线性、时变性、多参数点的强烈耦合、较大的随机扰动、各种不确定性以及现场测试手段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