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77850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2
《2012(五四制)沪教版语文八下《钱钟书先生》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课题钱钟书先生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运用高超的白描手法,凝练、生动地将钱钟书先生的形象展现。过程与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白描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钱钟书先生淡薄名利、学贯中西的独特人格魅力,感受作者对钱钟书先生的崇敬之情。重点了解作者运用高超的白描手法,凝练、生动地将钱钟书先生的形象展现。难点体会钱钟书先生淡薄名利、学贯中西的独特人格魅力,感受作者对钱钟书先生的崇敬之情教学练习设计分层教具德育融透点、渗透点、结合点绿色教育结合点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有一本书被喻为“现代
2、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当它的作者辞世时,评论家们感慨“怎样一盏智慧的明灯熄灭了,怎样的一颗心脏停止了跳动!”究竟是怎样的一位作家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课文走进他。二、钱钟书简介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因他周岁“抓周”时抓得一本书,故取名“钟书”。代表作长篇小说《围城》(“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三、读文积累词语掌故三教九流凤凰涅撒伤天害理谅解四、分析课文1、思考:文章一共写了钱钟书先生几件事情?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明确:5件(
3、常去图书馆借书、婉谢同事拜年、拒绝江青之邀参加国宴、名人轶事信手拈来、为“我”解围)(1~3)钱先生经常向图书馆借书读(4~6)钱先生拒绝权威人士来拜年(7~13)钱先生拒绝“四人帮”的邀请参加国宴(14~16)钱先生对名人逸事能信手拈来(17~26)钱先生为“我”解围2、通过这些事件,说说你对钱先生的印象:“我认为钱钟书先生是一个的人,我的依据是……”(圈划文中具体的描写进行分析)例:①珍惜时间、钻研学问第4-8小节,主要讲述了他不接受拜年和参加国宴,把时间花在了做学问上,对待同行是婉言谢绝——四个“谢谢”;对待
4、江青的邀请则是五个“我不去”的反复,三个“不”连用的拒绝。②淡泊名利“家里四壁比较空,只挂着一幅很普通的清朝人的画”;“书架和书也不多……”③学识渊博(信手拈来章太炎先生的掌故——佐证)3、在文中,作者对于钱钟书先生有没有正面的评价呢?他对于钱先生是怎样一种感情?明确:没有正面评价(白描的特点);他对钱先生是一种崇敬的态度(第三小节三个“惊叹号”;他不极少打搅钱先生,而且对别人打搅钱先生表示了反感)五、拓展练习补充补充原文,进一步体会作者对于钱钟书先生的敬仰,以及对其逝世的惋惜。(《北向之痛——悼念钱钟书先生》中被
5、删节的部分)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的句子:“真正的学问和智慧往往是黑夜里的星星”;“我不是不想去,只是自爱,只是珍惜他们的时间”;“他的逝世我想得开,再高级、再高级的人物总是要死的,不过,我以为钱先生这位人物真不平常,读那么多书都记得住,作了大发挥,认认真真地不虚度时光地劳作,像这样的人剩下的不多了。”小结:大师的离去是中国文化界的损失,后来人要纪念钱钟书先生只有再读他的作品了。六、作业布置1、尝试运用“白描”的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通过他的语言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400字左右)2、完成课后练习3、搜集关
6、于钱钟书先生的资料,写关于钱钟书先生的个人生平资料,约100字。课后小结补充资料:钱钟书先生的经典名言钱钟书,一代文学大家,他的文字多富有哲理,能够引起读者深深的思考,下面是他作品中最富哲理的名言。 1、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2、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 3、把饭给自己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饭;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交际的微妙不外乎此。反过来说,把饭给予没饭吃
7、的人吃,那是施食;自己无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赏面子就一变而为丢脸。 4、把整个历史来看,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先前是幼稚的,经过几千百年的长进,慢慢地到了现代。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在后,他积的阅历愈深,年龄愈多。所以我们反是我们祖父的老辈,上古三代反不如现代的悠久古老。这样,我们的信而好古的态度,便发生了新意义。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 5、有一种人的理财学不过是借债不还,所以有一种人的道学,只是教训旁人,并非自己有什么道德。 6、人
8、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7、考古学提倡发掘坟墓以后,好多古代死人的朽骨和遗物都暴露了;现代文学成为专科研究以后,好多未死的作家的将朽或已朽的作品都被发掘而暴露了。被发掘的喜悦使我们这些人忽视了被暴露的危险,不想到作品的埋没往往保全了作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