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64079
大小:33.7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4-01
《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政策初探_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政策初探1 中国计算机业的发展状况 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市场的高速成长及其结构特点1)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中国计算机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市场销售额从1990年的亿元上升到1997年的约1300亿元,8年市场销售额规模增长30多倍,年增长率90年代以后一般高于40%。中国计算机市场以硬件为主,到1997年硬件销售额仍占计算机市场的80%,软件、服务业的规模份额分别只有8.7%和%。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但硬件为主的结构基本未变,这说明中国计算机的应用水平较低,此外还与中国软件、服务业的发展
2、环境较差有关。表1 中国微型计算机销量及销售额年份 1986七五 19901991 1992 1993 1994 1995销量(万台) 37 1 10 25 45 72 115增长率(%) 18 150 80 60 60国产机占有率(%) 21/2170 42 39 33 44 销售额(%) 111 169增长率(%) 69 占硬件市场比例(%) 37 占计算机市场比
3、例(%) 年份 1996 1997销量(万台) 210 350增长率(%) 83 国产机占有率(%) 56 67销售额(%) 248 415增长率(%) 47 占硬件市场比例(%) 占计算机市场比例(%) 2)中国的硬件市场以计算机主机,特别是微机为主,外部设备比例较高。21/21根据信息产业部的数据,中国1997年硬件市场各类产品的份额为:计算机整机43%,外部设备26%,耗材和零配件17%,应用产品10%
4、,网络产品4%;计算机整机的主体是微机。1997年微机的销售额达415亿元,占硬件的比例高达%,估计微机约占中国计算机整机市场的份额接近90%。微机市场的高份额源于90年代以来中国微机市场的迅速扩大,如表3所示,整个“七五”期间中国仅销了37万台微机,1991年销10万台,而到1997年销量达350万台,而到1997年销量达350万台,销售额达415亿元,1992年以来销售额年增长率一般大于60%。表2 1997年若干外设和零部件业的数据产品 销售额(亿元) 产量(万台) 出口比例(%) 打印机 5
5、4 908 86%显示器 49 1313 76%驱动器(软、硬、光) 102 4015 83%主板 42 800 50%以上[C]UPS 32 180 终端 11 3184 键盘/鼠标 5 12875 96%ATM/POS 30 51 MODEM 8021/21产品
6、 前4名企业及有关情况打印机 HP、EPSON、佳能、Stnr显示器 冠捷、长城b、主体为外商驱动器(软、硬、光) 三星、新进、华强三洋、信华、三菱电机主板 联想a、伟易达、长城、东莞联讯UPS 主体为合资企业终端 实达、湘计算、常国光、键盘/鼠标 罗技、外资占74%ATM/POS 外资占70%以上MODEM 外资企业为主说明:a 为中国人控股的或民族品牌企业,余为外商或港澳台资企业。b 仅按硬驱、光驱计算,光驱计算,
7、软驱出口比例也很高。C 为估计数。表3 中国计算机产业销售额集中度 单位:%类别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集中度CR[,4] 集中度CR[,2] 类别 1995 1996 1997集中度CR[,4] 21/21集中度CR[,2] 说明:计算方法:电子百强中最大的4家或8家计算机企业的销售额+全国销售额*100%中国计算机硬件市场以微机为中心高速增长的特点和国际上的情况基本一致。只是中国微机市场迅速扩张的时期大概
8、比美国晚5—10年。此外计算机市场中微机所占比例中国高于美、日约70%。3)中国计算机市场已和国际市场连通,贸易额急速增加,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目前进出口的主体都是零部件和外部设备。中国计算机类产品进出口总额1991年仅亿美元,1997年已急增至亿美元,从19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