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42413
大小:16.7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3-31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差异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差异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企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固定性制造费用所占的比例也日趋升高,采用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资料对企业经营管理起到的作用也逐渐增强。本文比较了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不同之处,重点对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作出了归纳,希望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差异 中图分类号:F23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一、概述 所谓变动成本法,是相对于传统的完全成本法而言的。完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时,把一定时期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全部制造
2、费用都包括在内的方法。而变动成本法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依据的,在计算过程中只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将固定制造费用计入期间费用,从本期收益中直接扣除。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差异分析 1.理论依据不同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前提是成本性态分析,要把企业生产成本中具有混合成本的性质的制造费用分解为变动和固定两部分。变动成本法认为只有与生产数量相关的耗费才可以计入产品成本,而固定制造费用应与特定会计期间相联系,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经营期的长短成比例,并随时间的推移而消逝。 完全成本法则选择按经济用途把全部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类,凡是与产品相
3、关的耗费支出都应计入产品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既发生在生产领域,从成本补偿的角度讲,应该作为产品成本,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2.成本的构成不同 由于对产品成本的概念理解不同,两者对于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做了不同的划分,产品成本的构成自然也就不同。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把固定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费用。而完全成本法不分解制造费用,只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3.利润额的计算过程不同 如前所述,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结构和完全成本法下的并不相同,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了会计利润的计算步骤不同。完全成本法采用传统式的损益计算程序: 毛利
4、=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变动+固定) 营业利润=毛利-经营管理费用(期间费用) 变动成本法则采用贡献式的损益确定程序: 生产边际贡献=营业收入-变动成本 产品边际贡献=生产边际贡献-变动经营管理费用 营业利润=产品边际贡献-固定制造费用-固定经营管理费用 由于二者计算利润的程序不同,计算出来的利润额也不同。 4.利润表的编制不同 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称为“职能式”利润表,成本按经济用途和管理职能排列,其中间变量是营业毛利。这种传统的成本项目排列方式,满足了企业外部与其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或个人对企业进行了解的需要。 在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中,成本按照成本习性排列,分成变动成本和
5、固定成本两个部分,以适应企业内部管理层对于企业进行预测和决策的需求。亦称为“贡献式”利润表,中间变量是边际贡献。 5.产销不平衡时利润额不同 a.产量=销量时,计入当期损益的固定制造费用等于本期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所以两者计算出的利润额相等。 b.?a量>销量时,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当产品的产量大于销量时,多余的积压存货中分担了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使得已销产品的营业成本变少,利润增加。但这种利润的增加只是表面上的虚增,实际企业对于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并未提高,只是不断增加产量来“分担”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这样做导致企业库存积压严重,资源严重浪费。 c.产量
6、<销量时,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因为本期销量大于产量意味着上期生产的期初存货也在本期被销售出去,而这部分存货所负担的那部分固定制造成本也被同时计入本期营业成本,导致本期销售利润降低。 三、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1.符合“收益与费用相配比”的会计原则 变动成本法将变动制造成本在已销产品和未销产品之间分配,分别和本期收入和下期收入配比;将固定制造费用归入本期期间费用,一次性与本期收入配比,完全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 2.有利于企业正确进行短期决策 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出的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变动成本率等会计信息,能够揭示出业务量与成本变动的内在规律,对企业管理层做出短期生
7、产经营预测、决策有极大的帮助。 3.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 企业生产部门的工作业绩用变动生产成本来反映最为合适,因为固定生产成本的高低,与生产部门的关系不大,责任主要在管理部门。 4.促使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采用变动成本法,在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与销售量成正比,而与产量和存货量无关。这使得企业管理层重视销售环节,把主要精力放在销售产品,而不是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