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ID:8538429

大小:98.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3-31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1页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2页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3页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4页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内容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学习要求]1.了解鸦片战争后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把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3.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乐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将学习西方与爱国主义、将爱国主义与现代化有机结合。4.概述新

2、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举出相应的代表作。5.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6.用批判的眼光来认识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用赞赏的态度来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解放思想方面的传承和发展价值,养育崇仰思想先驱的感恩情怀。7.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开始传入、广泛传播到成为主流思潮这一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史实。8.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必然性;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9.概括并评述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所做的努力,体会他们为信念而奔波而实践的精神。[整体感知]本专题讲述的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近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危机

3、不断加深,中华民族面临生死抉择。面对民族危亡,中国近代的仁人志士代表不同的阶级,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提出挽救危机的思想主张。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在鸦片战争后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之路,形成了新思潮。农民阶级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以振兴国家而提出的《资政新篇》,尽管不是农民阶级实践的产物,但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也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强烈愿望。伴随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崛起,他们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并在政治

4、上进行了实践,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取得了对封建主义的初步胜利。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主张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并没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独立。所以实现中华民族历史任务的重担就落在无产阶级的身上。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探索过程,历史进入新的时期。[知识清单]一、“顺乎世界之潮流”1、“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背景:①鸦片战争前,清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并且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对世界大势一无所知;②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日益加剧;③中国

5、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扩大,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中国;(“西学东渐”)(4)为了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2)代表人物及事迹、特点:代表人物事迹特点林则徐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编译书籍《华事夷言》《四洲志》民族英雄器物技术魏源《海国图志》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内容: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徐继畲《瀛环志略》姚莹《康輶纪行》2、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1)、早期维新派背景: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2)、维新思潮:①背景:a、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随之壮大b、甲午战败,一方面民族危机加深,另一方面证明“

6、中体西用”洋务运动的失败c、西学的不断传播②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主张特点康有为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借经学、孔子,否定专制,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潮流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梁启超 发表了一系列鼓吹变法的文章-——《变法通议》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谭嗣同 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君主是“大盗”;效仿西法严复 编译《天演论》,借用进化论观点阐明变法维新的道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3、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1)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实现:①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1894年兴中会”驱逐鞑虏

7、,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②确立:1905年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③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成立(2)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①时间:1905—1907年②阵地:《新民丛报》(维新派)——《民报》(革命派)③内容:a、要不要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c、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④性质: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⑤影响: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准备,壮大了革命的阵营,形成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二、新文化运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