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31238
大小:486.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3-31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38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姜春华(物流管理专业带头人,副教授)蓝仁昌(上海环众物流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物流博士、教授、教育部中职物流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项目组成员:许久霞(商贸分院院长,教授)马朝阳(商贸分院院长助理,吉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理事)王国龙(分院教务科长,副教授)高岚(汽车学院教师,副教授,吉林省知名礼仪专家)郭道斌(教研组长,吉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
2、会常务理事)王振平(教研组长,吉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理事)宋艳萍(电子商务专业带头人,教授)王翠菊(会计电算化专业带头人,副教授,注册会计师)赵辉(市场营销专业带头人,副教授,)张良(金融与证券专业带头人,律师,证券分析师)王玥(教研组长,电子商务师)王丽颖(教师,二级物流师)常瑜(教师,二级物流师)耿春宇(教师,物流学硕士)王桂芳(教师,二级物流师)魏遵红(省邮政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吉林省邮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孙明(长春新加坡PSB学院副院长)孙万成(吉林顺丰快递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大伟(长春长江物流园区
3、经理、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外聘专家)付岩(ILT(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协会)国际物流资格认证讲师,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外聘讲师)38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目录一、专业建设需求4(一)行业背景分析4(二)物流管理类人才需求8二、专业建设基础10(一)专业定位10(二)师资力量10(三)实训条件10(四)校企合作11三、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11(一)专业发展目标11(二)人才培养目标11四、专业建设内容12(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2(二)构建与中职物流管理课程相衔接课程体系15(三)“引企入校”塑造企业化工作环境,提
4、高实践教学效果17(四)开发数字化教学信息平台、实现校企教学、生产双向互动21(五)外引内培,打造名师团队23(六)建立多方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26(七)打造专业品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27五、改革举措30(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31(二)采取的主要办法31六、绩效考核指标32七、专业建设经费预算33附件1.中央财政支持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资金投入预算表33附件2.中央财政支持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年度建设计划3538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需求(一)行业背景分析物流业作为产业结构发展中不可替代的行业,正
5、面临着以更高的战略视角规划发展。作为为物流行业输送人才的院校,我们应正确分析行业发展现状,作好定位。1.物流业发展战略是国家战略,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从国务院到吉林省乃至长春市出台了一系列与物流主导或相关的政策、物流发展规划,为人才培养提供空间保证。——《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制定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不仅是促进物流业自身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的需要,也是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的调整与发展、扩大消费和吸收就业的需要,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
6、力具有重要意义。”政策措施之一是加快物流人才培养。“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强物流人才需求预测和调查,制订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规划,发展多层次教育体系和在职人员培训体系。利用社会资源,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编写精品教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开展物流领域的职业资质培训与认证工作。加强与国外物流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联合与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重申: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原材料
7、、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以及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大发展是“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特别是加强生产性物流体系建设,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的有力支撑。——2010年是吉林省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关键一年,政府在“建立现代物流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力度增强。依托资本市场加快资源整合,改变物流业“低度集中、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成为新的38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
8、案亮点。特别指出的是,吉林省正全面启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打造符合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吉林物流产业,是振兴吉林的新引擎,是吉林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综合竞争实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有力举措,对提升吉林经济的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吉林省还拥有一汽、吉林石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