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30662
大小:2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31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摘要】近年来,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何采取有效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本文就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阐述一些个人观点。【关键字】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安全责任制一、我国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事故包括: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突然坍塌、触电、烧伤等,究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从业人员没有完全掌握安全技术,二是施工现场管理不严。(1)“五大伤害”安全事故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
2、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触电事故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接触到具有不同电位两点时,由于电位差的作用,就会在人体内形成电流,这种现象就是触电,因触电而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即触电事故。触电事故的主要类型: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等。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是指施工过程中的砖石块、工具、材料、零部件等在高空下落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以及崩块、锤击、滚石等对人身造成的伤害,不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指机械做出强大的功能作用于人体的伤害。坍塌事故坍塌事故是指物体在外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超过自身极限强度的破坏成因,结构稳定失衡塌落造成物体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3、挤压伤害及窒息的事故。二、我国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1.缺乏有效的监管当前我国工程监督管理体系包括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两个方面。一方面,监督管理机构实行多部门多专业管理,政出多门,相互间职能划分不清,看上去层层把关,实际效果却大打折扣,职责不清不仅造成了部门之间的扯皮掣肘,而且也给立法和监督执法造成了困难,还加重地方及企业负担。另一方面,统一的监督机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设立的工程监督站由于其编制、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技术装备等均由当地管理,人员配备不尽合理,各地发展不均衡,导致对其有效监控明显不足。没有自上而下对其统一的管理机构,不利于形成有效的
4、制约机制。 工程监督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我国现有各类监管机构所配备的人员尚不能保证工程的有效监督。首先表现在人员素质上,长期以来,由于编制和管理方式等原因,各级工程监督管理部门中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素质参差不齐,与“既要对法律法规非常熟悉,又要对强制性技术标准非常熟悉”的要求甚远,级别较低的县级监督机构这方面问题尤为突出。所有这些直接削弱了政府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亟待改进和完善。1.整体人员素质较低建筑业是吸收农村劳动力的产业,建筑行业整体素质低下。体现在,一是目前在施工现场的从业人员80%为农民工,其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低
5、下,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却远远不够。据统计,农民工经过培训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只有74万人;二是全行业技术、管理人员偏少。技术人员仅占5.3%,管理人员仅占4.9%。三是专职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更少,素质低,远远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2.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它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如果企业事故不断,那就谈不上什么经济效益。从事故统计分析来看,即80%以上的事故事有余违章而引起的,且大部分又与习惯性违章有关。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有章不循,坚持、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的行为。三、实行安全教育1、
6、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是企业必须坚持的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新工人应每人建立一个档案,对接受公司、项目部、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新工人考试合格者才准许进入岗位;考试不合格者必须补课、补考。(1)公司进行安全基本知识、法规、法制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法制观念;本单位安全生产形势、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应吸取的教训;发生事故后如何抢救伤员、排险、保护现场和及时报告。(2)项目部进行现场规章制度和遵章守纪教育,主要内容包括: 本单位施工特点及施工安全基本知识;本单位安全生产制度及安全注意事项;各
7、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防火、防毒、防尘、防爆知识及紧急情况安全处置和安全疏散知识;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及使用的基本知识。(3)班组进行本工种岗位安全操作及班组安全制度、纪律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本班组作业特点及安全操作规程;班组安全活动制度及纪律;爱护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及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本岗位易发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对策;本岗位的作业环境及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的安全要求。2、经常性教育为了保证安全教育的良好效果,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把经常性的普及教育贯穿于管理全过程,并根据接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活
8、动方法,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