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丝状菌

ID:8512936

大小:6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3-30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丝状菌_第1页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丝状菌_第2页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丝状菌_第3页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丝状菌_第4页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丝状菌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丝状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丝状菌    自从活性污泥法问世以来,污泥膨胀一直是运行管理中的一个难题。污泥膨胀有3个明显的特征:(1)发生率比较高,在欧洲大约有50%的污水处理厂都存在污泥膨胀现象;(2)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活性污泥工艺都有污泥膨胀问题;(3)后果严重,当污泥膨胀发生时,大量的污泥随水流失,导致出水悬浮物增高,水质达不到排放标准,直至整个工艺运转失效,而再恢复到正常状态又需要很长的周期。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污泥膨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理论解释或有效的污泥膨胀控制措施[1]。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对磷和氮的排放标

2、准要求日趋严格。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要求较长的泥龄以满足硝化菌的生长[2],相应长泥龄污泥膨胀问题仍是运行管理中的一个难题。为了解丝状菌在脱氮除磷工艺中的生长规律,本文用21个月的时间,对芬兰索门诺亚污水处理实验厂的生物脱磷脱氮工艺进行了丝状菌的种类和长度的检测。 2工艺的特征和实验方法   索门诺亚污水处理实验厂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采用UCT工艺,为比较脱氮除磷的效果,污水厂设有2条并行的流程,1#流程在曝气池内装有20%(体积比)的悬浮填料;2#流程在曝气池内不装设悬浮填料。处理污水来自爱斯堡城市的市政污水,其中大约有10%的小规模工业废水,运行参数和数据如表1和表2。 表1 实验工艺的运

3、行参数参数(单位)范围平均值水温(°C)7~129.5F/M[kg(BOD)/kg(MLSS)·d]0.08~0.120.1水力停留时间(h)7.3~8.17.7MLSS(曝气池)(g/L)3.8~4.44.1MLVSS(曝气池)(g/L)2.5~2.862.68DO(曝气池)(g/L)2.5~4.93.7泥龄(d)12~1815进水流量(m3/h)5.2~5.85.5污泥回流率(%)90~130110消化污泥回流率(%)50~11080缺氧污泥回流率(%)100~140120 表2实验工艺的出水水质参   数单位1#流程2#流程总磷(PO4-P)Mg(P)/L1.443.0溶解性磷(P

4、O4-P)Mg(P)/L0.812.0总氮Mg(P)/L21.015CODCrmg/L4951BOD5mg/L1620磷的去除率%8078氮的去除率%5066CODCr的去除率mg/L8685BOD5的去除率mg/L88863 结果与讨论3.1丝状菌的长度   在1#流程厌氧阶段,丝状菌的平均长度比好氧阶段低19.26%,在2#流程厌氧阶段,丝状菌的平均长度比好氧阶段低7%。这表明厌氧阶段有一定的抑制丝状菌生长的功能。   由于1#曝气池内填设悬浮填料,1#流程丝状菌的平均长度比2#流程低66.02%;仅在曝气阶段,1#曝气池丝状菌群的平均长度比2#曝气池低62.52%。   在运行期间

5、,泥龄一直保持在15d左右,运行处在稳定阶段,并没有出现严重的丝状菌污泥膨胀情况。在第7个月期间,为提高脱磷脱氮的去除效率把泥龄增加到30d,丝状菌长度明显增大并导致了污泥膨胀。后来又不得不把泥龄降低到15d左右,才使运行又趋于稳定。3.2丝状菌的种类   丝状菌的种类如表3和表4。数据表明主要丝状菌为微丝菌,其次为0675型和0914型,NocardiaIII型菌只在生物泡沫中才出现。表3 1#流程的丝状菌种类丝状菌种类厌氧污泥缺氧污泥好氧污泥泡沫出现次数(次)优势度(%)出现次数(次)优势度(%)出现次数(次)优势度(%)出现次数(次)优势度(%)微丝菌4098.214098.434

6、098.141499.290675型171.6461.5120.79  0914型30.07    30.21NocardiaIII型30.0730.0730.0720.50取样分析次数40 40 40 14  表4 2#流程的丝状菌种类丝状菌种类厌氧污泥缺氧污泥好氧污泥泡沫出现次数(次)优势度(%)出现次数(次)优势度(%)出现次数(次)优势度(%)出现次数(次)优势度(%)微丝菌2994.792995.432993.141493.140675型213.43121.29172.2172.290914型81.43102.93214.6473.07NocardiaIII型  20.0720

7、.0741.290041型20.3640.29    诺卡氏菌属.      10.28取样分析次数29 29 29 14  3.3分析讨论   大量的镜检观察发现,在正常稳定条件下,丝状菌和菌胶团菌组成一个互相依赖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丝状菌位于菌胶团的内部,当丝状菌生长伸出菌胶团,大量新生的菌胶团菌又吸附和依附在丝状菌的表面。正常情况下丝状菌和菌胶团菌的生长达到相对的平衡,丝状菌始终被菌胶团菌包裹在里面。在污泥膨胀阶段,主要是菌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丝状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丝状菌    自从活性污泥法问世以来,污泥膨胀一直是运行管理中的一个难题。污泥膨胀有3个明显的特征:(1)发生率比较高,在欧洲大约有50%的污水处理厂都存在污泥膨胀现象;(2)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活性污泥工艺都有污泥膨胀问题;(3)后果严重,当污泥膨胀发生时,大量的污泥随水流失,导致出水悬浮物增高,水质达不到排放标准,直至整个工艺运转失效,而再恢复到正常状态又需要很长的周期。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污泥膨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理论解释或有效的污泥膨胀控制措施[1]。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对磷和氮的排放标

2、准要求日趋严格。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要求较长的泥龄以满足硝化菌的生长[2],相应长泥龄污泥膨胀问题仍是运行管理中的一个难题。为了解丝状菌在脱氮除磷工艺中的生长规律,本文用21个月的时间,对芬兰索门诺亚污水处理实验厂的生物脱磷脱氮工艺进行了丝状菌的种类和长度的检测。 2工艺的特征和实验方法   索门诺亚污水处理实验厂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采用UCT工艺,为比较脱氮除磷的效果,污水厂设有2条并行的流程,1#流程在曝气池内装有20%(体积比)的悬浮填料;2#流程在曝气池内不装设悬浮填料。处理污水来自爱斯堡城市的市政污水,其中大约有10%的小规模工业废水,运行参数和数据如表1和表2。 表1 实验工艺的运

3、行参数参数(单位)范围平均值水温(°C)7~129.5F/M[kg(BOD)/kg(MLSS)·d]0.08~0.120.1水力停留时间(h)7.3~8.17.7MLSS(曝气池)(g/L)3.8~4.44.1MLVSS(曝气池)(g/L)2.5~2.862.68DO(曝气池)(g/L)2.5~4.93.7泥龄(d)12~1815进水流量(m3/h)5.2~5.85.5污泥回流率(%)90~130110消化污泥回流率(%)50~11080缺氧污泥回流率(%)100~140120 表2实验工艺的出水水质参   数单位1#流程2#流程总磷(PO4-P)Mg(P)/L1.443.0溶解性磷(P

4、O4-P)Mg(P)/L0.812.0总氮Mg(P)/L21.015CODCrmg/L4951BOD5mg/L1620磷的去除率%8078氮的去除率%5066CODCr的去除率mg/L8685BOD5的去除率mg/L88863 结果与讨论3.1丝状菌的长度   在1#流程厌氧阶段,丝状菌的平均长度比好氧阶段低19.26%,在2#流程厌氧阶段,丝状菌的平均长度比好氧阶段低7%。这表明厌氧阶段有一定的抑制丝状菌生长的功能。   由于1#曝气池内填设悬浮填料,1#流程丝状菌的平均长度比2#流程低66.02%;仅在曝气阶段,1#曝气池丝状菌群的平均长度比2#曝气池低62.52%。   在运行期间

5、,泥龄一直保持在15d左右,运行处在稳定阶段,并没有出现严重的丝状菌污泥膨胀情况。在第7个月期间,为提高脱磷脱氮的去除效率把泥龄增加到30d,丝状菌长度明显增大并导致了污泥膨胀。后来又不得不把泥龄降低到15d左右,才使运行又趋于稳定。3.2丝状菌的种类   丝状菌的种类如表3和表4。数据表明主要丝状菌为微丝菌,其次为0675型和0914型,NocardiaIII型菌只在生物泡沫中才出现。表3 1#流程的丝状菌种类丝状菌种类厌氧污泥缺氧污泥好氧污泥泡沫出现次数(次)优势度(%)出现次数(次)优势度(%)出现次数(次)优势度(%)出现次数(次)优势度(%)微丝菌4098.214098.434

6、098.141499.290675型171.6461.5120.79  0914型30.07    30.21NocardiaIII型30.0730.0730.0720.50取样分析次数40 40 40 14  表4 2#流程的丝状菌种类丝状菌种类厌氧污泥缺氧污泥好氧污泥泡沫出现次数(次)优势度(%)出现次数(次)优势度(%)出现次数(次)优势度(%)出现次数(次)优势度(%)微丝菌2994.792995.432993.141493.140675型213.43121.29172.2172.290914型81.43102.93214.6473.07NocardiaIII型  20.0720

7、.0741.290041型20.3640.29    诺卡氏菌属.      10.28取样分析次数29 29 29 14  3.3分析讨论   大量的镜检观察发现,在正常稳定条件下,丝状菌和菌胶团菌组成一个互相依赖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丝状菌位于菌胶团的内部,当丝状菌生长伸出菌胶团,大量新生的菌胶团菌又吸附和依附在丝状菌的表面。正常情况下丝状菌和菌胶团菌的生长达到相对的平衡,丝状菌始终被菌胶团菌包裹在里面。在污泥膨胀阶段,主要是菌胶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