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教学参考资料

应用文写作-教学参考资料

ID:8512236

大小:327.00 KB

页数:130页

时间:2018-03-30

应用文写作-教学参考资料_第1页
应用文写作-教学参考资料_第2页
应用文写作-教学参考资料_第3页
应用文写作-教学参考资料_第4页
应用文写作-教学参考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文写作-教学参考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任课教师:方琦2005年8月130第一章议论文写作一、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十八》有关原文的理解与译文“圣哲彝训曰经,述经叙理曰论。论者,伦也;论理无爽,则圣理不坠。昔仲尼微言,门人追记,故抑其经目,称为《论语》;盖群论立名,始于兹矣。自《论语》以前,经无“论”字,《六韬》二论,后人追题乎!”译文:圣人讲的经久不变的教训叫做经书,阐发经书,说明道理的叫做论文。论是有条理的意思;、道理讲得有条理而没差错,那末圣人的原意就不会丧失。从前孔子说的精妙的话;他的学生在事后追记下来,因为谦虚不敢称为经,所以称为《论语》;各种论文的称为论,是从它开头的。在《论语》以前,经书里

2、没有用“论”字作篇名的,相传姜太公的兵法书《六韬》里有《霸典文论》和《文师武论》,这两个论字可能是后来的人追改的吧。①彝:常,经久不变的意思,②伦:有条理有秩序的意思;爽:差错。③抑:表谦虚。经目:经的名称。④二论:见《后汉书。何进传》注引。今本《六韬》里没有《文论》《武论》的篇名。刘勰又说:“说者,悦也。兑为口舌,故言咨悦怿(yi)。”刘勰把古代的游说之辞称为“说”,“说”的目的是为了让君王听了高兴,以便采纳自己的意见。因此,“说”是十分注重技巧的。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十八》在论述议论文的种类时有这样一段话:详观论体,条流多品:陈政,则与议说合契⑤;释经,则与传注参体⑧;辨史,则与赞评齐行

3、⑦,铨(诠)文,则与叙引共纪⑧。故议者宜言,说者说语⑨,传者转师;注者主解,赞者明意,评者平理,序者次事,引者胤辞⑩:八名区分,一揆宗论⑾。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译文:130详细地观察论文的体裁,枝分派别还有各种门类:讲政治的,便同议和说一致;解经书的,便同传和注的体例相配合;辨论历史的,便同史赞史评一样;论述作品时,便同叙言或引言一贯。所以议是话说得适当,说是话说得动听,传是转述先哲的话,注是着重解释,赞是说明作意,评是公正地评论道理,叙言是按次序申说内容,引言是引申的话:八种名称分成各类,一律以论为主。论说文是概括各家的观点精心研究事理的文章。⑤契:合,一致。⑧传:解释经典的

4、文字。⑦赞:历史家的议论称赞。⑧诠:论述的意思。、引:引申原文的话,犹引言或前言。纪:犹类。⑨说语:即悦语,话说得动听。⑩胤:子孙继承的意思,这里指引申原作的意思。⑾揆(kui):道。一揆,犹一律。二、议论文的目的及与其他文体写作目的的区别议论文的根本目的在于“以理服人”,用理论的逻辑力量使别人信服。说明文、记叙文、文学作品、议论文四种文体写作目的的区别:说明文是以能把一个东西、一件事情“说明白了”为目的;记叙文是以把一件事情记叙清楚,并能使人有所收获为目的;文学作品是以能成功的塑造文学形象,能成功的抒发人类的一种共同情感为目的;议论文的目的则在于“以理服人”,用理论的逻辑力量使别人信服。三

5、、议论文的特征1、深刻的说理性①抽象思维形式:议论文不象记叙文那样,是用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件去感染人,影响人,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从中概括出事理。它必须运用科学的认识方法,客观揭示事物的本质,客观反映事物的规律,形成科学的理论。(1)思维形式:130记叙文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形式,发挥作者的记录、叙述、描绘、渲染、抒发感情等形象思维能力,客观真实的记录和描绘人物、事件,以作者在其中倾注的情感去感染人,主要围绕(五个W和一个H)什么人、什么地点、什么时候、什么事件、有什么结果、过程和影响怎样等方面写;议论文则主要运用抽象思维形式,发挥作者的概括、判断、分析、推理、论辩和阐述等抽象思维能力,

6、揭示事物的客观本质,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用科学的理论去说服人,启发人的智慧,主要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性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规律、会导致什么结果)、怎样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2)表达方式:记叙文主要运用:记录、叙述、描绘、渲染、想象、抒发感情等表达方式;议论文主要运用:概括、判断、分析、推理、论辩和阐述等表达方式。②论辩性论辩性是议论文的一大特点。论是论证,论说和证明;辩是辩驳,辨析和驳斥。一篇议论文,论说、证明、辨析和驳斥是其基本手段。论说文的表达离不开“论证”和“辩驳”,只有通过“论证”和“辩驳”,才能辩明正误,阐发事理,得出科学的结论。在同学们的学习中,最不易掌握的就是论

7、辩能力。其实,许多同学天生就具备论辩能力,自己迟到了,老师责问他,他会有一千个理由来说明自己没有错。这就是论辩。但一写文章,这种论辩能力就不见了。下面我们看看王蒙在《论“费厄泼赖”应当实行》中是怎样进行论辩的(见练习)。在《论“费尔泼赖”应当实行》第一个小标题下的有很短的一段内容,王蒙为解答“为什么应当实行‘费尔泼赖’”这一问题组织了非常精彩的论辩。首先,王蒙围绕鲁迅先生当年的原话寻找理论根据。他指出:1、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