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林与孙少平形象比较

高加林与孙少平形象比较

ID:8496214

大小:2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3-29

高加林与孙少平形象比较_第1页
高加林与孙少平形象比较_第2页
高加林与孙少平形象比较_第3页
高加林与孙少平形象比较_第4页
高加林与孙少平形象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加林与孙少平形象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加林与孙少平形象比较李雅【摘要】高加林和孙少平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他们自尊心强,有独立的人格和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渴望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自我价值。但由于各自对理想的认识和追求理想的方式的不同,导致了相反的结局。这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两个形象的塑造对青年一代具有教育意义。【关键词】:高加林孙少平青年自我价值路遥的《人生》与《平凡的世界》分别塑造了高加林和孙少平两个人物形象。作为处于城乡交叉地带的农村知识青年,他们都渴望通过个人奋斗来改变自身命运实现自我价值,然而由于各自所持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理想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截然相反的结局。本文对高加林和孙少平形象进行比较,找出他们身上的共同点和

2、不同点,分析导致其不同命运结局的原因。一高加林和孙少平生活在我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一新旧交替时期的城乡交叉地带,在他们身上有许多相似点。首先是家庭出身背景的相似。高加林和孙少平都是出生在黄土地上的农民的儿子,他们的父母也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农民的典型:10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一辈子都在这片土地上打拼,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这片土地。然而即使这样换来的依然是缺吃少穿,孙少平在学校里只能以“非洲馍”充饥,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即使高加林这样的“独苗儿”也是靠父母省吃俭用才供他上完高中的。可以说高加林和孙少平都是生活在黄土地上贫穷的农民家庭里的子弟。其次是经历相似。高加林高中毕业后

3、没有考上大学,按照“哪里来哪里去”的分配原则,他很自然地被“分配”回了高家村。回村后他凭着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当上了村里的民办教师。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又被村支书高明楼的儿子替换掉了,他又不得不回到土地上劳作。高中毕业后他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农村,和高加林一样没过多久孙少平就当上了村里的“先生”,同样时隔不久他也回到了土地上劳动。不过稍微不同的是孙少平被解除教师职务不是因为别人顶替而是因为村中中学停办的缘故。再次是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相似。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这一需要我们就可以称为自我实现(Seif-anuaiizat

4、ion)的需要。”[P53]这是一种人之内在潜力的发掘,是人之个性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在欲求。高加林作为一名文化人,这使他品味到了作为文化人的价值和份量,满足了自尊的需要。而在被高明楼的儿子顶替后,他成为了一个地道的农民。起初,他未摆脱文化人的心理宿构,在碰壁之后,才开始放弃这种文化心理宿构而转向普通农民的心理状态。然而这种转化是表面的,不彻底的,一旦机会适宜,便会出现新的复归。在他看来自己哪一方面都不比城里人差,为什么就要一辈子呆在农村呢?于是在偶然得到一个进城的机会时,他便义无返顾地去了。孙少平更是如此,不满于父兄那种为觅食而苦10战的生存方式,他毅然谢绝了与大哥联手办砖窑的发家机会而外出

5、闯世界。从揽工汉到煤矿工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总之,高加林和孙少平的奋斗之路就是不断与命运抗争,努力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二一、尽管在高加林和孙少平身上有许多的相似点,然而在对待理想的认识和追求理想的方式上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就导致了两人截然不同的结局。对“理想”觉悟的不同。高加林作为“一个感应着时代脉搏的当代青年,他的理想追求,无论有多大的意义和合理性,如果缺乏了这种对人民和人民真正生活的基本理解,他的行为就不能不是盲目的、轻率的。一个只强烈要求社会大众理解自己,而自己不理解或不准备理解社会大众,甚至包括自己的父亲、母亲的人,他的觉悟还不

6、能算作一个真正的现代化的自觉。”[P52]他想考国际关系学院,想做一个国家正式教员,想到大城市施展抱负,这一切最终为了什么呢?他没有想过。因此,他总感到自己很孤独地在社会中奋斗,成功时神采飞扬,失败时沮丧绝望。他没有看到千百万青年正在从事的伟大事业,并从中汲取奋斗的力量。虽然他也想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想用科学文化改变乡民的生活(卫生革命),但在愚昧打败科学的情况下,他陷入了更大苦闷中,城市梦工人干部梦又涌上了他的心头……因此,一心想摆脱农村生活做“城里人”就成了高加林的人生理想。那么,10孙少平呢?当他高中毕业不得不回乡务农时,并没有像高加林那样好高骛远,奢望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对他来说:“

7、农民孙玉厚的儿子,继承父业也可以说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在失掉教师这份体面的职业后他也能以一种自然平和的心态接受,并没有高加林的那种情绪。后来只身闯黄原揽小工,虽历尽艰辛和屈辱,但他始终保持着农民的底色:善良、勤劳、质朴、富于同情心,重感情。对于人生他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