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457620
大小:1.16 MB
页数:4页
时间:2018-03-28
《中华武魂课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华武魂》课的设计赣榆县实验中学于克芳一、指导思想从新课程理念出发,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初一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认知能力,从体验和继承民族传统文化视角设计本课,选择了民族和民间体育活动项目----第一套组合拳作为教学内容。以唤起学生对民族和民间体育活动项目的运动兴趣、参与意识为切入口,通过运动技能学习,立志于培养学生的对武术动作及套路的实践水平和民间游戏的运用能力,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二、教学目标1、在运动参与过程中,激发学生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学习兴趣。2、提高学生对武术动作、套路及民间游戏的感悟能力,运用能力。3、发展学生
2、的自我表现力和评价能力,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三、课的构思1、引情入境阶段:用抱拳礼来让学生判断在什么体育项目中能见到此礼,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武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2、激发兴趣阶段:通过语言引导,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从而引出武术操,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3、技能学练阶段:通过分解动作学习、自主学练、合作探究、完整动作学练和表演展示等学习过程,让同学们学习、交流和探讨动作技能,体验成功喜悦。4、和作体验阶段:突出合作能力培养,营造和谐的开放的思维活动空间,继续激发兴趣。5、交流分享阶段:师生一起随音乐跳起集体舞,放松身心,共同谈学习,说
3、收获,相互交流和分享运动的快乐。《中华武魂》实践课教案初一年级:男:36人,女:30人授课人:于克芳上课时间:2006年3月15日学习阶段水平四教学内容1、武术:第一套组合拳2、游戏教学目标1、学生能主动参与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学习,充分展示自我。2、学生知道第一套组合拳动作做法,记住动作名称。3、在游戏与活动中,能与同伴协作,并能合作探究中尝试创新。4、对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充满热爱之情,形成学习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组合拳动作路线教学难点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教学程序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形式与要求引情入境阶段2分钟1、课堂常规:行抱拳礼,向学生问好。2、到入新课
4、,讲述学习目标与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3、安排见习生。1、体委整队,检查认数,向老师问好。2、明确学习的目标与内容。3、见习生随堂看课。★★★★★★★★★★★★○○○○○○○○○○○○△要求:调动情趣,跃跃欲试激发兴趣阶段1、兔子舞2、武术操10分钟1、教师语言引导学生想象“兔子”跳动的样子。2、组织学生由排头带领跳成图形,并加入到学生中去。3、教师放音乐并领做武术操。1、学生明确热身的方法。2、每列有排头领跳到指定地点然后自由跳动。3、集体同练武术操。技能学练阶段:学习组和拳181、积极回答问题。2、练习并记忆动作方法。3、分组自主练习。★★★★★★★★★★★★★★○○
5、★★○○★★○○分钟1、导语: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强健你体魄,展示你雄姿,愿意跟老师一起练武术套路吗?2、示范讲解单个动作和完整套路。3、诱导学生对着挂图自练。4、巡回指导纠错。5、组织学生分组展示。6、提示学生相互评价。4、相互交流、探讨各动作技击含义。5、积极展示,评出最优组。○○○○○○○○○○○○要求:积极学练自主猜磨展示自我互相评价合作体验阶段:10分钟1、教师讲解合作的目的意义。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体验。3、放音乐,鼓励学生加油。1、学生知道人的生活中是不能离开合作的。2、合作探究,积极比赛。3、评出优胜组★★★★→★★★★→★★★★→▲○○○○→○○○○→
6、○○○○→身心恢复阶段5分钟1、带领学生随音乐放松,跳起欢乐的集体舞。2、诱导学生交流学习体会。3、布置课后作业,安排归还器材,师生再见。1、听音乐随教师一起跳集体舞。2、积极表述运动中的体验和收获。3、与教师再见,并归还器材。★★★★★★★★★★★★○○○○○○○○○○○○△要求:尽情放松师生交流分享收获场地器材篮球场地一片挂图一副收录机一台教学后记作者简介:于克芳,女,1965年6月出生,汉族,1989年6月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体育系,本科学历,获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江苏省赣榆县实验中学。自工作以来,一直战斗在教学第一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课改实验及课题研
7、究,努力探索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善于创设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注重学生学法指导,使每个学生怀着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先后获得“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县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县体育达标先进个人”、“县优秀裁判员”、“县优秀教练员”、“连云港市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并多次执教县示范课。有1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一项。联系电话:电子信箱:tyykf2008@163.com邮政编码:身份证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