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中央空调的节能可行性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央空调的节能可行性报告摘要: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首先是气象参数和室内空调设计参数计算冷负荷,按分区结构特点,根据产品样本选择相应的设备,组合成一个系统。但空调系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部分负荷的情况下工作。在部分负荷工作的控制方式不合理,系统能效比会大大降低……关键词:中央空调系统节能冷却水系统一、调水泵节能介绍1、中央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分析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首先是气象参数和室内空调设计参数计算冷负荷,按分区结构特点,根据产品样本选择相应的设备,组合成一个系统。但空调系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部分负荷的情况下工作。在部分负荷工作的控制方式不合理,系统能效比会
2、大大降低。从美国制冷协会标准880-56数据可见,平均年负荷在60%左右。冷负荷率75-10050-7525-50<25占总运行时间的百分数10503010表1空调负荷的全年分布(%) 现在空调系统在运行调节方式上,风水系统主要是阀门(手动、自动阀门调节),主机利用卸荷方式,而这些方式是牺牲了阻力能耗来适应末端负荷要求,造成运行成本居高不下。若采用变频控制,能量的传递和运输环节控制为变水量(VWV)和变风量(VAV),使传递和运输耦合并达到最佳温差置换,其动力仅为其它控制系统的30~60%,而且节能是双效的,因为对制冷主机的需求能耗同时下
3、降。主机采用变频节能控制,保持设计工况下的制冷剂运动的物理量(如温差、压力等)变化,节能较其它调荷方式明显,如约克(YORK)的YT型离心式冷水机组,配置变频机组在部分负荷下能效比可降至0.2kw/冷吨,可见变频控制方式在空调系统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过去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应用变频技术为什么推广难呢?可能是价格太高的原因吧?在变频技术、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非常成熟的今天,用此技术与暖通空调专业技术相结合,它并不是一门高价的技术,在小功率空调中其经济性都可承受,在中央空调系统中更不应该成问题:(1)中央空调运行时间更长,节能问题更突出;(2)变频
4、控制在整个系统中所占的造价比例不高;(3)变频控制器的容量越大,每千瓦功率单价越低。中央空调系统采用变频器是可行的,其投资回收一般在3~12个月,以变频控制器使用寿命10年计,其净收益在10倍投资额以上。2、中央空调调速节能原理中央空调系统中大部分设备是风机和水泵,是将机械能转变成流体的压力能或动能的设备,若流体为液体工质称其为泵;若流体为气体工质称其为风机。空调系统中的风机、水泵一般在结构上为透平式类。参数水泵风机透平式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旋涡泵离心风机、斜流风机、轴流风机参数水泵风机容积式略略其它式略略表2泵和风机的分类表(按工作原
5、理分)风机和水泵的理论压力方程式表示为:Hth=1/g(u2cu2-u1cu1)对于轴流式Hth=1/g(cu2-cu1)(∵u1=u2=u)式中,Hth--理论扬程,m;cu1、cu2--分别为叶轮进出口处绝对速度的周向分量,m/s。但由于空气和水密度相差800多倍,所以升压也相差800多倍。在现场,常根据用户需要改变风机和水泵的流量和压力,即改变工况点位置,这种以变应变的人工干预称为调节,因用户需求的"变化"是绝对的、经常的,而不变化却是相对的、暂时的,因此调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根据相似定律可知:参数仅n≠no流量QQ=Qvo(n/
6、no)扬程HH=Ho(n/no)2全压PP=Po(n/no)2功率PP=Po(n/no)3效率nn=no注:"o"为变化前参数,H对于风机称有头,第四项又称比例律。表3风机、水泵相似工况下参数变化 从管网特性曲线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风机转速变化相似工况点连线过原点,由于水泵有静扬程存在,当转速变化时,相似共况点连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转速变化前后工况点亦不再保持相似,所以效率也随之不再保持不变,也就是说,此时不满足比例律,如图2a、b所示: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style="cursor:poin
7、ter;"/> 在图2(a)中,no为原转速,A为原工况点,转速降低到n1或提升到n2时的工况点分别为B和C。A、B、C均为相似工况点,其连线过坐标原点O,恰好与管网特性线R重合,Hst=0。在图2(b)中,Hst>0,转速变化前后的特性线与管网特性线交于B和C点。A、B、C是工况点,但不是相似工况点,因此效率也不是相似工况点,实际流量(减少时)的转速要比按一次方计算转速高,实际功率比按转速比二次方计算功率大。从实际水系统的装置特性来看,不管是冷却水系统还是冷冻水(热水)系统,其进水势能与出水势能相差不大。装置扬程H=Hz[(p"-p′)
8、/r]KQ2,m式中,Hz-----压出池液面与吸入液面高度差;p"、p′----分别为密闭吸入池和压出池液面处压力,若是开口池(容器),均为大气压力;K-------与吸入管路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