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语文论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低年级语文论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心灵的晤对与真情的沐浴。它牵引着人们回到真实的生命状态,回到本原的心灵感觉去寻觅内心深处的灵性之光。在情感教育中,既要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与陶冶,又要抓住一些教育契机使学生获得真情的体验。尤其面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我们更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感受自然之趣;走向文本,感受人文之美;走向联想,体会创造之美;走向互动,体会合作之乐。唯其如此,语文教学才会绽放艳丽的奇葩。 一、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感受自然之趣 语文并不是孤立的知识体系,它源于
2、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学如果脱离了生活,课堂将变得死气沉沉。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才会感受到自然之趣。 如,笔者在教学《春天》一课时,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在校园里寻找春天。孩子们欣喜地在校园里观察柳树的嫩叶、返青的小草、回归的燕子、活跃的金鱼……当他们再读课文时,他们就自然地将观察到的景物与课文中的景物联系起来。从而,书上的文字活起来了,头脑中的想象飞起来了,鲜活的课堂动起来了。又如,在教学“闹钟、太阳、小鸟、刷牙、洗脸、早晨”几个词语时,笔者要求学生结
3、合自己的生活,想象起床前后的生活情境,用上这几个词串成一段连贯的话。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的恬静之美。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只有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会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感受人文之美 教育的真义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统一。建立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教育,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开发。否认“价值引导”,就是否认教师的作用。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重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建构”,
4、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智慧的启迪。 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5课《雨后》。这篇课文字里行间跳动着孩子们情感的雨点,洋溢着孩子们雨后玩水的欢快之情,表现了孩子们天真、活泼的性格。读着这篇诗作,使人感受到童年的情趣之美、雨后的意境之美、生活的人文之美。因此,除了识字教学之外,关键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人文之美。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自主朗读2、3两小节,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1.小哥哥为什么使劲地踩水呢?——让学生演演,感受玩水的快乐。2.为什
5、么小哥哥提醒妹妹要小心,自己反倒滑了一跤?3.他为什么嘴上说“糟糕……”而脸上却表现出“兴奋”和“骄傲”?——让学生表演出“兴奋”和“骄傲”的面部表情。4.你发现小哥哥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主感悟。5.根据自己的体会,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寻找满意的朗读效果。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意义世界,体验“小哥哥”踩水的欢乐之情,以及关心小妹妹的诚挚之爱。从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引导学生走向联想,体会创造之美 情感教育若囿于感知而没有联想与想象的参与,就不会扩
6、展和深化,就会失去创造性。联想反映了事物间的从形式到内容的某种有机联系,它在唤起情感回忆时常常有独到的发现,它比感知更能丰富情感。因此,没有联想与想象,便不能唤起特定的情感态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联想与想象,体会情感的丰富之美。 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21课《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课文以丰富的想象,把学生的视线引向广袤的自然,最后由眼前小小的荷塘,联想到“变成大大的荷叶”,并且把荷叶喻为“一柄大伞”,在大伞的遮盖下,小鱼在荷叶下嬉戏,雨点在荷叶上唱歌。从而,编织了一幅富有幻想、色彩
7、绚丽的荷塘长轴画,寄寓了作者钟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展开这幅动人的画卷,我们不难觅见“雨滴”与“绿叶”相对,“小鱼”和“小河”相对,“蝴蝶”与“花丛”相对,“蝈蝈”与“唱歌”相对,“星星”与“新月”相对,“小小的”与“大大的”相对,“荷叶下”与“荷叶上”相对……动静结合,色彩相间,形态各异。从而,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教学中,笔者紧扣词语相对的特点,引导学生联想与想象,感受其中的美点。还让学生进行模仿,诸如“百花盛开”对“五彩缤纷”,“欢喜”对“兴奋”,“沉重”对“轻松”,“苍老”对“年轻”……由同义相对引出
8、反义相对,由形式相对引出内容相对,从而,使学生的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展开。与此同时,笔者根据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以“夏天来了为背景”,以“我想变成……”为起始,展开丰富的想象,说一句形式同样的话。同学们兴趣盎然,有说“我想变只青蛙,跳进碧绿的稻田(吃害虫)”,有说“我想变只萤火虫,飞到东来飞到西(多自由)”…… 四、引导学生走向互动,体验合作之乐 互动是师生和生生之间为了共同认识、探究的目标而进行的信息沟通和人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