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440531
大小:2.12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3-28
《华亭县上关乡农业循环经济示范乡建设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亭县上关乡农村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实施规划(2010年—2014年)华亭县环境保护局二〇一〇年三月IIII目录一、基本概况3二、有利条件及基础优势4三、总体思路6四、重点布局和任务9五、效益分析14六、保障措施16七、进度安排19八、华亭县上关乡农村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重大项目表20附件一:华亭县上关乡农村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重大项目表21附件二: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22II华亭县上关乡农村循环经济示范乡镇建设规划一、基本概况。上关乡地处陕甘两省交界处,位于华亭县县城南部,距县城22公里,东接神峪乡,西依西华镇,东南部与陕西陇县接壤,到
2、县城42公里。交通便利,乡内公路四通八达,现有通村水泥路4条15.9公里。全乡总面积115.12平方公里,共有11个行政村53个社,2446户10772人,其中农业人口占10547人,2008年全乡农牧业生产总值达到4947万元,粮食产量达到1100万公斤,农民纯收入达到2022元。上关乡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山川兼有,林丰草茂,森林覆盖率达50%,属典型的林缘区乡镇。境内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小川水库坐落其间,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秀丽。有规模宏大的北魏时期石窟石拱寺和神奇的海龙洞,乡政府所在地距陕西旅游胜地龙
3、门洞仅3.5公里,这里生物资源丰富,木本植物有52科89属202种,草本植物更多,植被良好,有关山天然林和人工林地,其中,天然植物主要由乔木、灌木、草本和苔藓类组成,人工植被主要为栽植的树木和种植的各类作物和饲草。本地年平均气温8.8℃,年降水量660㎜,平均海拔1868m,气候高寒阴湿,河流交叉纵横,汧河、黑河源于境内。该乡22适宜于农、林、牧综合开发,现有耕地4.9万亩,人均4.7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盛产核桃、药材、大豆等农副产品,素有核桃、牛肉之乡的美称。饲草留床面积2.5万亩。基本形成核桃产业和草牧产业的格局
4、。二、有利条件及基础优势1、农业产业。华亭县不断壮大草畜、核桃、药材三大支柱产业,现优质核桃、牧草、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8.9万亩、14.86万亩和6.04万亩,新建塑料大棚4098座,蔬菜基地面积达到4914亩,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4.3万亩,建办65个科技示范园(点),建成了“全国核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县”和“全国绿色食品(核桃)原料标准化基地”,“华亭大黄”、“华亭独活”中药材的品牌认证、商标注册工作正在接受国家商标总局评审。上关乡被列为全县核桃生产基地,全乡核桃栽植面积达到2.76万亩。2、养殖业。华亭县牛饲养量达到12.45
5、万头,上关乡养殖产业起步早,畜牧业发展居全县首位,特别是近几年的持续发展,已基本上实现了由分散养殖向集中养殖的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全乡牛饲养量达到1.25万头,温棚牛舍800个。223、绿色食品发展开始起步。由于上关乡境内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均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种植、养殖要求,为发展初级绿色食品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化基础。4、自然条件优势。上关乡具有相对丰富的地下水,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4.7亩)。境内山川兼有,林丰草茂,属典型的林缘区乡镇。境内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小川水库坐落其间,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秀丽。自然
6、资源及优越的气候环境,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交通条件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5、区位优势独特。位于华亭县县城南部,距县城22公里,东接神峪乡,西依西华镇,东南部距陕西陇县42公里。交通便利,乡内公路四通八达,现有通村水泥路4条15.9公里。6、农业基础设施改善明显。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配套完成“五改三建”等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工程覆盖全乡,初步实现了道路网络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美化和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
7、,地肥沃,高效益的目标。7、乡域整体环境质量良好。辖区内农村生活及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极少,无规模化的水土流失情况。已栽植22白杨、洋槐、杨柳、优质核桃等经济型林果业,退耕还林102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8、生态旅游产业。上关乡是投资兴业,生态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有规模宏大的北魏时期石拱寺石窟、神奇的海龙洞和旅游胜地龙门洞等观光景点。三、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依据,从本乡实际出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遵循科学统筹、循环发展、再生利用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业、工业
8、循环经济,以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带为重点,以循环经济示范户为辐射,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为载体,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力争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促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全乡农民人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