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438536
大小:10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27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温州八中组长:王松萍(执笔)成员:金荣生吴春贾哲三程海鸥[摘要]:本课题探讨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概念课、复习课、例习题课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一、课题的提出著名的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认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系统演绎科学;但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却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其创造过程和其它知识一样,在证明一个定理之前,你得先猜测其内容,再猜测其证明思路。得先把观测结果加以综合、类比,你得一次次
2、地尝试。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通常是沿着“定义--假设--定理--证明--推论”这么一条演绎的道路进行的,这种教学模式不能给学生提供“数学实验”的平台。我们认为最好的策略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用电脑模拟数学发现的历程、进行数学实验。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在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上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一是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
3、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倡导在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只有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才能让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课题研究。二、概念界定本课题所指的信息技术,主要是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Internet、通信技术进行数学教与学的技术。例如用Internet查
4、找资料、收集数据、远程交流,用mathmaticsforwindow、几何画板等数学软件进行数学运算、数学实验,用数据库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多种尝试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实际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三、理论依据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也就是说,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把“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强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
5、情境创设,使学习者真正进入教学的真实情境。通过学习者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索与分析探究,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发现规律以及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Internet、通信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探索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条件。四、研究目标1、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授课模式。2、通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3、通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研究方法及对象学习撰写教学设计交流与评价实施教学方案案例收集整理模式形成我们主
6、要在温州第八中学的2002届2班、4班,2003届1班的数学课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我们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交流,边总结(见右图),在本课题研究和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一些研究方法:1、课例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中,重视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以课例分析研究为切入口,形成个体特色,以点带面。2、经验总结法:不断及时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经过再研究上升到理性认识。3、文献法:查阅书籍、报刊、杂志、网络中有关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少走弯路。六、研究步骤1、准备与试点阶段(2001年6月至2002年1月)(1)学习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理论,并研究相关案例。(2
7、)在2002届2班、4班的数学课教学中,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授课模式。(3)申请课题立项。2、实施与推广阶段(2002年2月至2003年6月)7(1)实施课题研究方案。(2)继续2002届和2003届1班探索并总结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授课模式,开展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的调查研究。(3)创建数学网站,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4)积累、收集、分析和整理研究数据、案例。3、总结阶段(2002年7月)(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