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债利用的思考

关于国债利用的思考

ID:8429141

大小:36.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27

关于国债利用的思考_第1页
关于国债利用的思考_第2页
关于国债利用的思考_第3页
关于国债利用的思考_第4页
关于国债利用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国债利用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国债利用的思考 自戈德史密斯(1969)到金和莱文(1993),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经验性证据是非常坚实的,人们已经形成共识:一个较好的金融市场与储蓄的收益相关,它能更有效的将储蓄配置到投资领域,并有可能增加储蓄。先让我们回忆一下历史: 17世纪末,英格兰银行的成立触发了英国的金融革命,英国政府通过国债来促进资金从生产性资本向金融性基础设施转化,这样对

2、私人投资提供资金的金融票据的发展、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外在性。英格兰银行的成立表明了政府信誉的提高,政府的借款的增加可能对金融性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积极影响。(吉勒斯•圣保罗1995) 鉴于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和英国的成功经验,我们也要对我国的国债利用进行思考。 一、我国的适用条件 (一)、国债融资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时期,由于政府对资金配置过程的强干预,公共投资排挤私人投资的现象存在,政府国债投资需要银行信贷和证券市场的支付,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与政府联手,在融资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和证券市场势必压缩其他企业或个人投资需求。在实体经济方面,某些基础设施行业,如通信、邮电、交通等,存在着严重的行政性垄断现象,政府部门及其下属通过行政手段限制其他投资主体的进入,损害了民间投资者的积极性,

4、减弱了私人投资在相关行业扩张的可能性。这些行业是国有企业的天下,然而我国尚未建立国有企业的破产机制,,,造成资金的稀缺性,加重了财政的负担,在这种状况下国债资金的运用的效率是非常低的,仅仅保护了国有企业不倒,同时也增加了其他企业的投资成本;也使市场空间变得相对狭小,限制了民间企业可能的发展。所以,我国大规模的国债融资必然导致制度性“挤出效应”,致使微观经济活力下降,尤其是可能会限制作为推动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主力的民间经济的发展。最近的银行注资,再一次增加了国家政府的隐形担保,阻止民间企业和金融组织的发展,违背了藏富于民的道理,但是我国政府是一个强

5、政府,用国债筹资是比较迅速和倒位的。经济的发展缺乏动力,主要是民办企业的发展缓慢,从上面的分析看,整个链条就断在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环节上了。借鉴英国的经验通过国债来促进资金从生产性资本向金融性基础设施转化,这样对私人投资提供资金的金融票据的发展、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外在性。 (二)、投资 从最近几年来看,我国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中,投资的占的份额越来越高,企业的扩张注重量的扩张,忽视了质的扩张,粗放型经济有所抬头,经济有点过热。原因在于我国劳动力的便宜,资金的不足可以用劳动力的增加来满足,注重质的提高就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生

6、产线,资金的需求缺口扩大,但我国储蓄存款额大的惊人,两者之间的矛盾可以看出不是资金的真正稀缺,而是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低效率。大量国有企业的存在,加之政府的隐形担保,这些企业继续生产,存货大量积压,在社会上对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不对称共同造成需求的下降和投资的上升。由于体制的原因,资金配置功能错乱,反而使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使资金稀缺化,各地政府由于形象工程的缘故大搞重复建设,捞政绩,强迫银行将资金分配给那些看起来地区稀缺,国家总体过剩的产品生产企业,致使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造成经济过热。但我国经济正处于超高速发展时期,大型投资项目比较多,国债发行

7、积累了大量资金,为了避免国家出现对资金的上述配置,应借鉴德国为大型投资项目融资德国成立了信贷银行,这些银行除了办理普通的银行业务外更喜欢持有大量的工业股票,并进入了投资银行的业务,排除小公司缓慢的积累资本,这种信贷银行可以利用这样的好时机,利用国债资金从生产性资本向金融基础设施转移,减少经济过热,由政府和民营资本家合作组建民营金融体系,国家控股,促进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培养民间金融体系,最终进行整合,由专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