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01年可可西里81级地震 形变场演化分析的青 …

基于2001年可可西里81级地震 形变场演化分析的青 …

ID:8405223

大小:6.24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3-20

基于2001年可可西里81级地震 形变场演化分析的青 …_第1页
基于2001年可可西里81级地震 形变场演化分析的青 …_第2页
基于2001年可可西里81级地震 形变场演化分析的青 …_第3页
基于2001年可可西里81级地震 形变场演化分析的青 …_第4页
基于2001年可可西里81级地震 形变场演化分析的青 …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2001年可可西里81级地震 形变场演化分析的青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2001年可可西里8.1级地震 形变场演化分析的青藏高原 粘弹性动力学模型研究2005年汇报沈正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40334042提纲震后GPS形变数据的持续观测与分析可可西里地震震后形变场初步研究可可西里地震断层南北两盘形变位移不对称的模拟解释2006年工作计划下地壳弛豫形变中、下地壳内沿断层蠕变滑移震后形变响应模型“薄皮”模型“厚皮”模型震后GPS形变数据的持续观测与分析2005年GPS数据分析收集到2003-2005年其他单位沿青藏公路站点观测数据,同已有数据相结合统一分析处理。数据处理采用GAMIT/GLOBK软件获得测站坐标、卫星轨道及地球自转参数的单日松弛解。扣除震前观测

2、或区域内插得到测量点的长期形变。将所有观测点的位置转化为相对于JB30点(格尔木)以消除区域性的系统偏差。mmmmNorthEastBS33XIDTGM10KLGDGM10XIDTBS33KLGDmmmmNorthEastBDGDGL53JB51GL43GL57WDGDBDGDGL53JB51GL43GL57WDGDmmmmNorthEastNK04NK01NK05NK03NK02NK04NK01NK05NK03NK02mmmmNorthEastSK05SK06SK02SK01SK05SK06SK02SK01提纲震后GPS形变数据的持续观测与分析可可西里地震震后形变场初步研究可可西里地震断层

3、南北两盘形变位移不对称的模拟解释2006年工作计划目标:粘弹性松弛作用和震后断层无震滑动所占比例是多少。模型:设计一个既包含粘弹性松弛作用,又包含震后断层无震滑移(afterslip)的模型来拟合大地震之后的形变观测。BDGDKLGDWDGD16段断层破裂模型左旋走滑分量倾滑分量(北盘上升为正)地表观测模型结果粘性分布模型[据Shenetal.(2001)、王庆良等(2005)]震后滑移(Afterslip)模型假定震后无震滑动发生在同震破裂下部。震后无震滑动量的大小与同震破裂大小成比例。随时间指数衰减(Shen,etal.,1994)。通过模拟试错得到下部无震滑动量的大小、深度和衰减时间。

4、观测数据拟合初步结论震后快速形变场是由两种形变机制共同造成的结果———断层面上的震后无震滑动和下地壳、上地幔中的粘弹性松弛。震后滑动发生在上地壳脆性层和下地壳的软流层之间,在同震破裂之下16km的范围内,滑动量为同震破裂量的1/2。对震后形变的贡献约为7%.介质内粘弹性松弛对震后形变的贡献主要来源于深度~28-48公里处的下地壳,其粘滞系数~5X1017Pas。提纲震后GPS形变数据的持续观测与分析可可西里地震震后形变场初步研究可可西里地震断层南北两盘形变位移不对称的模拟解释2006年工作计划图1a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地表同震形变场(单新建等,2004)ABB’A’东昆仑断裂断层北盘断层南

5、盘距断层距离断层两侧水平位错图1bBB’形变测线剖面(改编自单新建等,2004)30°40°90°100°图2同震变形场模拟区域如图中黄色虚线框内部分垂直断层两侧各延伸约125km左右图3模型NS向岩石圈剖面示意图断层南盘北盘部分地幔下地壳上地壳2沉积层………………中地壳上地壳3上地壳1图4观测和模拟的昆仑山口西地震同震形变测线剖面InSar观测形变测线剖面(据单新建等,2004)模拟形变测线剖面(0506221)315cm-258cm断层两侧水平位错距断层距离初步结果地震南北两盘之间同层介质性质的差异,造成同震变形在断层的南、北两盘不一致。根据模拟结果,断层南、北盘岩石圈的上地壳和中地壳的

6、杨氏模量分别为4.0×1010G/Pa和5.0×1010G/Pa,即北盘约比南盘大25%。提纲震后GPS形变数据的持续观测与分析可可西里地震震后形变场初步研究可可西里地震断层南北两盘形变位移不对称的模拟解释2006年工作计划2006年工作计划2006年3月对沿可可西里地震断层和沿青藏公路的GPS站点进行新一期复测并对数据进行处理;邀请美国USGS的曾跃华教授来华访问完善边界元模型;运用已观测到的全部GPS数据、同震破裂地震波数据和InSAR数据,考虑断层两边介质的不对称性,对地震破裂分布进行反演。同时采用边界元和TECTON有限元方法对震后滑移和介质粘性参数进行约束,比较两种方法得出结果的异

7、同,以相互验证。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得到全面的,包括断层及岩石圈介质流变学性质的青藏高原动力学模型。2005年经费拨款¥36万用于燃动、差旅、人员、出版¥9万节余¥27万,准备用于2006年GPS野外观测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