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隧道预埋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中铁)

高铁隧道预埋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中铁)

ID:8401325

大小:15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3-26

上传者:U-5649
高铁隧道预埋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中铁)_第1页
高铁隧道预埋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中铁)_第2页
高铁隧道预埋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中铁)_第3页
高铁隧道预埋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中铁)_第4页
高铁隧道预埋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中铁)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铁隧道预埋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中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目录1、适用范围12、作业准备12.1内业技术准备12.2外业技术准备13、技术要求13.1接触网槽道13.2综合接地24、槽道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34.1施工工序34.2T型螺栓与摸板连接45、综合接地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45.1施工程序45.2施工工艺55.2.1初期支护综合接地55.2.2接触网闪络保护接地55.2.3通信、信号、电力等专业的综合接地65.2.4综合洞室内综合接地75.2.5接地端子设置76、施工要求86、劳动力配置97、材料要求98、机具配置99、质量控制及检验99.1接触网槽道109.2综合接地1010、安全及环保要求1112/11 隧道预埋接触网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合肥至福州铁路客专闽赣V标DK590+731.62~DK607+813.97段内所有隧道的预埋接触网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隧道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向设计院通信、信号、电气化、电力专业有关设计人员澄清相关技术问题,明确线下工程各专业预埋设计,编制预埋件安装统计表。⑴《客运专线综合接地实施办法》(铁集成[2006]220号);⑵《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⑶《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用参考图号[2009]9301局部修改的通知》(经规标准[2009]62号);⑷合福铁路合福闽赣段隧道接口施工图及相关参考图:《合福隧参10》及《合福隧参05》;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前复核接触网槽道、综合接地系统的埋设里程,检查进场材料质量、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由专业工程师对现场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并确认人员、设备、材料、机具、作业环境满足正常作业的要求。3、技术要求3.1接触网槽道⑴槽道产品技术规格直形槽道1.5m、2.5m,弧形槽道1.5m、2.5m,双数布置,间距0.4m、0.6m。结构及连接形式如下图:12/11 ⑵产品制造单位和预埋件施工单位应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满足客运专线建设的质量、工期目标。⑶交接验收标准包括产品本身的检验验收和预埋件施工安装的验收。⑷施工单位应根据产品的技术条件和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包括图纸)制定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施工操作细则或作业指导书、施工技术安全措施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等。⑸施工中,施工单位应按有关工程质量管理办法,严格施工质量自查,隐蔽工程应会同工程监理进行随工检验。⑹除应按本试行标准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铁道行业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3.2综合接地⑴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内的金属构件和需要接地的设施、设备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⑵距线路两侧20m范围内的铁路设备房屋的接地装置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⑶不便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的第三方设施(路外公共建筑物、公共电力系统、金属管线等设施)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或绝缘等措施。⑷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⑸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地线、接地装置及引接线等构成。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衬砌内的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⑹衬砌内的接地钢筋应充分利用其结构钢筋,并在衬砌内预埋外联接地端子,接地装置应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⑺隧道内接地钢筋之间均要求可靠焊接,施工时应根据具体钢筋配筋情12/11 况,采用搭接焊或是L型焊接,焊缝厚度不小于4mm。如图1:图1⑻隧道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应满足:接触网短路电流Vk≤25KA时,钢筋界面应不小于120mm2;接触网短路电流>25KA时,钢筋截面应不小于200mm2(或直径不小于16mm)。当结构钢筋的截面不满足要求时,可将相邻的二根结构钢筋并接适用,使总截面不小于120mm2或200mm2的要求,且无需改变结构钢筋的间距,也可采用局部更换φ16钢筋。4、槽道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4.1施工工序⑴台车加工:依据设计要求的位置,在模板台车上开螺栓定位孔。⑵按照隧道弧度现场制作一个工作台,长约3米,宽约1米。⑶将两根槽道放置在工作台上,根据设计要求调整槽道间距离,用钢筋或型钢焊接牢固。⑷槽道粗定位:绑扎第二层网片钢筋时,按照设计位置,测量出槽道位置,并将事先焊接好的成组槽道就位;在槽道后部锚钉处,垂直槽道方向,间隔绑扎几根短筋,长约30cm;将其挂在钢筋网上。⑸12/11 槽道精确定位:台车移动就位到指定位置,顶升模板到位,利用T型螺栓穿过钢模板上预留长孔,找到并调整槽道位置,锁紧螺栓,使槽道紧贴模板,进行精确定位;⑹二次衬砌浇注;⑺衬砌脱模:T型螺栓螺母松开后,旋转900取出螺栓,收回模板脱模。4.2T型螺栓与摸板连接⑴在台车模板上开安装孔,1.5m槽道固定点为两处(槽道两端部各一处),2.5m槽道固定点为三处。开孔原则:应结合槽道预留台车模板布置图进行优化,减少模板开孔数量;针对一组平行双槽道,一根槽道上开A型孔标准尺寸为:150mm×42mm,另一根槽道上开B型孔标准尺寸为:22mm×42mm;针对单根槽道,槽道上开A型孔标准尺寸为:150mm×42mm;⑵槽道安装前,应将两根槽道按照设计间距,采用5根φ14钢筋焊接牢固,焊接形式如下图:⑶提前将槽道固定点位置的填充泡沫扣除;台车移动就位后,油缸顶升拱顶,拱腰模板,与网片钢筋上固定的槽道接近贴住后,通过A型安装孔调整槽道位置,进行模板上精确定位;⑷将T型螺栓放入槽道,水平旋转90º,可参考T型螺栓安装外部检查标准(即后部压痕垂直于槽道方向),扭紧螺母。针对A型孔需要采用可靠的封堵,确保局部不会出现漏浆,脱模后造成外观缺陷。5、综合接地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5.1施工程序结构钢筋钢架锚杆施工→综合接地施工→电阻测试→施工结构混凝土→拆模检查接地预留钢筋→醒目标记标注明确→12/11 施工隧道水电槽与接地端子焊接连接→质量检验。5.2施工工艺5.2.1初期支护综合接地在隧道各级围岩开挖后利用初期支护的锚杆、钢架、钢筋网片或φ16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形成接地系统。隧道Ⅲ、Ⅳ、Ⅴ级围岩初期支护接地系统锚杆按照各级围岩隧道系统锚杆设置选用,接地系统锚杆与钢筋网片、钢架可靠焊接。接地钢筋应优先利用初期支护中的结构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截面应满足接触网最大短路电流要求,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示,便于检查。施工时应注意用作接地极的锚杆环向间距不大于2倍锚杆长度,纵向间距为一个台车位长度,即一个台车位取一环接地系统锚杆作为接地极适用。Ⅲ级围需设置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将接地系统锚杆环接后,再与两侧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Ⅳ、Ⅴ级围岩利用钢架或钢筋网片将接地系统锚杆环接后,再与两侧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5.2.2接触网闪络保护接地接触网闪络保护接地设置在二衬结构内,在有钢筋衬砌段利用内层环、纵向钢筋作为接触网闪络保护接地钢筋,接触网线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以50cm为间隔各选3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两侧1.5m以外以1m为间隔。在无钢筋衬砌地段除接触网基础接地外不再单独考虑接地钢筋设置。(1)Ⅱ、Ⅲ级围岩隧道内防闪络接地设置;a、当隧道内设置单组(一组2个)或者双组槽道时,二次衬砌内设置一处钢筋焊接网片加固槽道和1根Φ16环向钢筋作为接触网专业的防闪络环向接地钢筋,环向接地钢筋与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墙上部的Φ12/11 16纵向结构钢筋连接,纵向结构钢筋每100米需断开一次。b、当隧道下锚段设置槽道时,在二次衬砌内每个槽道基础后设置一组钢架加固并在每组钢架中选择1根Φ20环向钢筋作为接触网专业的防闪络环向接地钢筋,并与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墙上部的Φ16纵向结构钢筋连接,Φ16纵向结构钢筋每100米需要断开一次。(2)Ⅳ、Ⅴ级围岩隧道内防闪络接地设置;在接触网基础附近二次衬砌内的纵向结构钢筋与接触网基础焊接作为接地钢筋;接触线垂直向上在拱顶的两侧,共选择9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纵向接地钢筋;上述投影线两侧各1.5m外的其它位置,以幅长1m为间隔,选择纵向结构钢筋作为纵向接地钢筋(该纵向接地钢筋约50m处,选择1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纵环向接地钢筋应焊接牢固,并且环向接地钢筋应与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墙上部的Φ16纵向结构钢筋连接,Φ16纵向结构钢筋每100米需要断开一次。(3)明洞段隧道内防闪络接地设置;利用二次衬砌内侧纵、横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接地钢筋具体设置参照Ⅳ、Ⅴ级围岩隧道内防闪络接地设置;5.2.3通信、信号、电力等专业的综合接地隧道两侧电力电缆槽内铺设全隧贯通的贯通地线,并采取砂防护措施,在隧道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的线路侧外缘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断开一次。(1)Ⅲ级围岩隧道内综合接地设置:利用隧道系统锚杆和Φ16专用环向接地钢筋作为接地极,以约6米为间距选择锚杆作为接地锚杆,以一个台车长度间距设置专用环向接地钢筋。专用环向接地钢筋与接地锚杆焊接,并与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墙内1跟Φ16纵向结构钢筋连接。12/11 (2)Ⅳ、Ⅴ级围岩隧道内综合接地设置:利用隧道系统锚杆和钢架作为接地极,以约6m为间距选择锚杆作为接地锚杆,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距选择钢架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用于接地的钢架与接地锚杆焊接牢固,并与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墙上部的1根Φ16纵向结构钢筋连接。(3)明洞段隧道内综合接地设置:明洞段隧道内综合应利用明洞仰拱衬砌内侧钢筋作为接地极,接地极的面积和间距由一个台车长度确定,接地钢筋设置参照Ⅱ级围岩隧道内综合接地设置。(4)隧道进出口里程处综合接地设置:每个隧道进出口里程处综合接地均需左右侧分别设置一处。5.2.4综合洞室内综合接地在综合洞室的二次衬砌内左右侧各预留一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通过Φ16接地钢筋与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墙上部的纵向结构钢筋连接。施工工艺流程:综合洞室开挖—净空检查-铺设土工布防水板-进行钢筋绑扎-接地预埋件的安装-进行电阻测试-模板安装-施工混凝土。5.2.5接地端子设置(1)隧道内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不锈钢材质。如图2:图212/11 (2)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电力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10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接地端子供对到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连接。(3)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壁上,每间隔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50米的在中部设一处,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设施接地。(4)在每个专用洞室、变压器洞室两侧壁下部设置接地端子,供洞室内设备及设施接地。(5)接触网基础采用后植入安装方式,在安装基础的位置预埋接地端子,接地端子每隔约300m预留1处(每处预留2个),长度小于300m隧道预留1处(每处预留2个)。6、施工要求6.1环向接地钢筋的安装:环向接地钢筋和系统锚杆牢固焊接,焊接间距为两倍的锚杆间距,砌第二层钢筋网片上,环向接地钢筋端头从矮边墙模板下紧贴找平层表面伸出,和纵向接地钢筋上下行交错连接6.2过轨管安装:每根过轨管内预留2根贯穿的不锈钢丝,过轨管应过轨管与两侧槽道应平顺连接,钢管弯曲角度不小于120°,钢管内壁应光滑无毛刺。6.3接地端子安装:接地端子预埋在矮边墙砼内,将端头紧贴于模板上。待矮边墙脱模后用风镐将端头凿出。6.4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接地端子应采用不锈钢制造,其成分应满足:Cr≥16%、NV≥5%、Mo≥2%、C≤0.08%,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6.512/11 接地连接线宜采用不锈钢连接线,由钢丝绳、二个线鼻以及二个配套的防盗螺栓(每个螺栓上应配置二个平垫圈和一个弹簧垫圈)组成,钢丝绳采用直径不大于1mm的不锈钢丝制造,总截面不小于200mm2(Vk>25KA)或120mm2(Vk≤25KA)。线鼻与钢丝绳的连接处应能承受5KN的拉力且3mVn不得松动和段股。6.6贯通地线采用35mm2铜缆,其连接和“T”形分支引接,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进行连接,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压接并栓接,压接压力不小于12t,并且地下连接处应采取防腐措施。6.7贯通地线要求尽可能直,禁止形成环状,与路基、桥梁间的过渡段应平顺连接。6.8接地钢筋间应采用搭接焊工艺,双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55mm,单面焊焊接长达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直径φ16mm的“L”型钢筋进行焊接。6.9对施工中外漏的接地钢筋进行防腐处理,采用外涂沥青,外包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带的方式。6.10安装有避雷器的接触网支柱,通信、信号等弱电系统设备不与其共用接地点,强、弱电设备接地点间隔要求不小于20m。6、劳动力配置接触网槽道、综合接地安装需劳力3~5人,专职技术人员1人。7、材料要求接触网槽道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材质及性能应满足TB/T2074-2003《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的要求。接地钢筋及节点连接钢筋采用HRB335φ16,焊接长度单面200mm,双面100mm。接地端子采用不锈专用钢接地端子,材料性能应复核设计要求。8、机具配置施工主要机具电焊机1台,钢筋切割机1台,T型螺栓30套,专用扳手2把,电阻测试仪1台。12/11 9、质量控制及检验9.1接触网槽道⑴埋入件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严禁将槽道锚杆割除或弯折、损伤。检验数量:钢尺丈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检数量不小于30%。⑵埋入件的锚固抗拔力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钢尺丈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检数量不小于30%。⑶纵向跨距符合设计要求,当两组槽道间距小于1.9m时,允许偏差为±10mm,大于1.9m时,允许偏差为±40mm;横向允许偏差为±30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检数量不小于30%。⑷槽道嵌入混凝土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不大于5mm。检验数量:钢尺丈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检数量不小于30%。⑸槽道在混凝土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单独槽道的倾斜允许偏差为不大于3mm,两槽道倾斜偏差不大于±12mm。检验数量:钢尺丈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检数量不小于30%。⑹同一悬挂点的两组槽道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两者在顺线路方向的间距允许偏差为±5mm。检验数量:钢尺丈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检数量不小于30%。⑺接触悬挂用槽道垂直线路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与无偏斜理论定位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为不大于±30mm。12/11 检验数量:钢尺丈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检数量不小于30%。⑻槽道与水平方向和垂直线路方向施工允许偏差为:每米长度不大于±5mm。检验数量:钢尺丈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检数量不小于30%。9.2综合接地⑴每根过轨管内均预留2根贯穿铁丝(φ≥4mm)且在两端预留一定的余量,过轨管与电缆槽连接的弯曲半径应大于75cm,管口应高于槽底1cm。检验数量:尺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⑵强、弱电过轨钢管间应保证一定间距(≮40cm)。无仰拱地段设置过轨时,过轨管处应挖槽埋设后以M10水泥砂浆封填,并保证过轨管周边水泥砂浆厚度不小于5cm。检验数量:尺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⑶隧道左右两侧的电力电缆槽中各设置一根贯通地线,并采取砂防护措施。检验数量:观察,施工单位全部检查。⑷隧道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挡碴墙外侧缘内上部的2根φ16结构钢筋为纵向接地钢筋,100m断开一次,断开的钢筋端头间距为10cm。检验数量:尺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10、安全及环保要求⑴所有施工人员进入作业面必须按照要求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持证上岗,特殊工种佩带特殊防护用品。⑵施工电路采用“三相五线制”,用电严格按照“一机一闸一漏保”原则执行,配电箱上锁专职电工管理,距离地面不小于1.2m。12/11 ⑶采用作业平台作业时,平台上必须满铺木板,并与支架采用铁丝固定牢靠,严禁挑头搭板,并在平台上设置人行爬梯,周围设置1.2m高的护栏。⑷隧道内应按照25m间距交错设置应急照明灯,独头掘进超过150m时,必须进行机械通风。⑸所有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国家及建阳市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规定。12/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