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和顺运通煤业副井提升绞车选型的设计毕业论文

山西和顺运通煤业副井提升绞车选型的设计毕业论文

ID:8386093

大小:6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3-23

山西和顺运通煤业副井提升绞车选型的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山西和顺运通煤业副井提升绞车选型的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山西和顺运通煤业副井提升绞车选型的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山西和顺运通煤业副井提升绞车选型的设计毕业论文_第4页
山西和顺运通煤业副井提升绞车选型的设计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和顺运通煤业副井提升绞车选型的设计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西和顺运通煤业副井提升绞车选型设计运通煤业东盛井副井提升绞车存在以下安全隐患:1、运通煤业东盛井副井提升绞车生产于1972年,至今仍服务于生产,因其属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仿苏产品,其技术性能和安全性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绞车电机属于JR系列,电控属于TKD系列,均属于国家局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工艺目录内的淘汰产品,且无煤安标志。属山西省煤矿十五项重大安全隐患第十条规定。2、绞车主滚筒轮辕开裂后电焊焊住,并且用点柱支撑存在安全隐患。3、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一十九条的要求“立井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

2、升降物料的各种提升装置的滚筒上缠绕钢丝绳严禁超过一层”,东盛井副井绞车是升降人员的且滚筒上缠绕二层钢丝绳,因此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4、绞车滚筒制动器属于角移式块闸制动器,闸瓦的围抱角Ψ较小(Ψ=60°~70°),所以产生的制动力矩较小,而且由于闸瓦表面的压力分布不够均匀,致使闸瓦上、下磨损也不均匀。3、由于运通煤业东盛井副井提升绞车存在上述安全隐患,为解决以上安全隐患,故对运通煤业东盛井副井提升绞车进行重新选型设计,选型设计方案如下:一、提升罐笼副井提升罐笼采用的是1T标准矿车。矿井各种辅助提升工作量不大,采用单层罐

3、笼能够满足升降人员。所以选用原来非标1T四绳防坠罐笼,型号GLS—Ⅱ,自重1740㎏。二、井架高度1、天轮因矿井提升井架仍采用原提升井架,受天轮平台尺寸的限制扔使用原天轮进行提升。2、井架高度确定提升罐笼最大高度:3.2米。《煤矿安全规程》对过卷高度规定:对于罐笼提升,当最大速度Vm<3m/s,过卷高度Hg≥4m。下放超长件为:高度为7米。天轮高度:0.75R=1.5米井架高度Hj=3.2+4+7+1.5=15.7m井架高度最低为:16米,原井架为12米,考虑以后矿井技术改造期间仍采用原井架,井架高度为12米,因此只满足提升过

4、卷高度的要求。三、提升机提升速度与提升机减速器传动比确定根据经验提升速度公式:νj=(0.3~0.5)×式中νj—经验提升速度,m/s;H—提升高度,m。一般情况下,提升速度取中间值进行设计,即νj=0.4×经计算得:νj=0.4×12.48=4.9m/s。查提升机技术性能表得:最大提升速度为:5.11m/s,最小提升速度为:2.55m/s.根据我矿具体实际情况,井架高度为12米,受过卷高度的限制,限制了提升速度在3.0m/s左右,因此查提升机技术性能表得:提升速度最大为3.4m/s。四、绞车与井筒位置选择由于副井提升绞车是在

5、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所以井筒的位置是确定不动的,根据工业广场位置以及原有建筑位置确定提升绞车的轴线与井筒中心线距离。1、滚筒中心线至井筒提升钢丝绳间的水平距离Lmin≥0.6Hj+3.5+D,mD=2米≥12.2米因工业广场位置受限和罐笼矿车出车同侧,所以取Lmin=32.5米。2、钢丝绳弦长井架高度和滚筒中心线至井筒提升钢丝绳间的水平距离已确定,弦长LX即为定值。LX==34.3米钢丝绳的弦长一般限制在60米以内,所以取弦长34.3米符合要求。3、钢丝绳的外偏角和内偏角按1۫30"计算内外偏角最大偏移距离为:L=tg1۫30

6、"×34.3=895㎜。主副提升罐笼提升中心线到井筒提升方向垂直距离为:850㎜L大于主副提升罐笼提升中心线到井筒提升方向垂直距离850㎜。查内偏角允许角度表(-)选Φ24.5㎜钢丝绳符合缠在滚筒上的绳圈间隙ε=2㎜时,不“咬绳”的允许内偏角只有1۫12"小于1۫30",当绳圈间隙增加到ε=2.6㎜时,符合要求。3、下出绳角验算提升机下出绳角的大小影响着提升机主轴的受力情况。设计JK型绞车提升机主轴时,是以考虑上出绳角为0°、下出绳角β为15°考虑的。限制下出绳角的最小值是15°,是考虑到下出绳角过小时,钢丝绳有可能与提升绞车

7、基础接触,增加钢丝绳的磨损。因此,只需检验下出绳角β,令其不小于15°。Β=arctan(Hj-Co)/(Ls-Rt)+arcsin(Rt+R)/Lx=19°+3°=21°>15°符合设计规定要求。五、钢丝绳验算1、按提升最大静载荷计算:Qmax=(Q+Qz+pHc)g式中:Qmax—钢丝绳最大计算静载荷,N;Q—容器一次提升货载质量,1500㎏;Qz—容器质量,1740㎏;P—钢丝绳每米质量,2.40㎏/m;g—重力加速度,取9.8m/s2;Hc—钢丝绳最大悬垂长度,m;Hc=Hj+Hs+Hz=168m;Hs—矿井深度,15

8、6m;Hj—井架高度,12m;Hz—由井底车场水平至容器装载位置容器底部的距离,m;罐笼提升Hz=0。Qmax=(Q+Qz+pHc)g=(1500+1740+403)×9.8=35701N=35.7KN。2、钢丝绳安全系数验算按实际所选钢丝绳的数据校验其安全系数。副井提升绞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