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籽粒、穗轴花色苷含量两个显性基因的上位性研究与叶脉叶耳颜色的进一步定位毕业论文

玉米籽粒、穗轴花色苷含量两个显性基因的上位性研究与叶脉叶耳颜色的进一步定位毕业论文

ID:837461

大小:1.93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7-09-11

玉米籽粒、穗轴花色苷含量两个显性基因的上位性研究与叶脉叶耳颜色的进一步定位毕业论文_第1页
玉米籽粒、穗轴花色苷含量两个显性基因的上位性研究与叶脉叶耳颜色的进一步定位毕业论文_第2页
玉米籽粒、穗轴花色苷含量两个显性基因的上位性研究与叶脉叶耳颜色的进一步定位毕业论文_第3页
玉米籽粒、穗轴花色苷含量两个显性基因的上位性研究与叶脉叶耳颜色的进一步定位毕业论文_第4页
玉米籽粒、穗轴花色苷含量两个显性基因的上位性研究与叶脉叶耳颜色的进一步定位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米籽粒、穗轴花色苷含量两个显性基因的上位性研究与叶脉叶耳颜色的进一步定位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单位代码10635学号112008307000784硕士学位论文玉米籽粒、穗轴花色苷含量两个显性基因的上位性研究与玉米叶脉叶耳颜色的进一步定位论文作者:袁文娟指导教师:蔡一林教授学科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玉米分子育种提交论文日期:2013年4月10日论文答辩日期:2013年6月1日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中国·重庆2013年6月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题目玉米籽粒、穗轴花色苷含量两个显性基因上位性研究与玉米叶脉叶耳颜色的进一步定位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了特别标注

2、。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学位论文作者: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筹)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不保密,□保密期限至年月止)。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致谢目录摘要I

3、ABSTRACTIII第一章文献综述11.1数量性状的相关概念11.2QTL定位的原理与方法21.2.1定位的原理21.2.2定位的方法21.3QTL定位方法的最新进展41.3.1QTL动态定位41.3.2eQTL定位41.3.3种质资源新基因发掘的QTL定位方法41.3.4QTL精细定位51.4花色苷研究进展51.4.1花色苷研究现状51.4.2花色苷结构和代谢途径61.4.3花色苷生理功能71.5关于上位性方面的研究进展81.6玉米叶片相关性状定位方面的研究进展9第二章引言112.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2.2技术路线12第三章玉米籽粒花色苷含量两个显性基

4、因GE6和GE10的上位性研究133.1材料与方法133.1.1试验材料133.1.2试验方法133.2结果与分析173.2.1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173.2.2QTL定位183.2.3MuS与MoS两个群体的表型分析203.2.4MuS与MoS两个群体的籽粒和穗轴花色苷含量的方差分析213.2.5MuS与MoS两个群体的9种基因型花色苷平均值的多重比较223.2.6MuS与MoS两个群体的GE6和GE10的上位性效应分析243.3结论与讨论253.3.1.对两个群体MuS-BC4F3、MoS-BC4F3籽粒和穗轴花色苷含量定位结果分析253.3.2讨论25第

5、四章玉米叶脉叶耳颜色的进一步定位274.1材料与方法274.1.1材料2743致谢4.1.2田间试验274.1.3表型测定274.1.4基因型的测定284.1.5背景恢复率的计算284.1.6引物的设计284.1.7连锁图谱的构建284.1.8QTL定位方法及效应分析284.2结果与分析294.2.1叶脉、叶耳近等基因系的构建294.2.2BC4F3分离群体的表型鉴定294.2.3叶脉叶耳颜色相关的SSR引物筛选与新引物的设计304.2.4MuS-BC4F3目标QTL区段连锁图谱构建324.2.5叶脉叶耳颜色定位结果的分析334.3结论与讨论334.4主要创

6、新点34参考文献35致谢4343致谢玉米籽粒、穗轴花色苷含量两个显性基因的上位性研究与叶脉叶耳颜色的进一步定位摘要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黑玉米有高的花色苷含量,是很好的保健品,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重要的作用,黑玉米的主要成分是花色苷,花色苷是构成植物花瓣、叶片、果实、种子等器官颜色的最主要水溶性色素,是由苷元与葡萄糖以糖苷键形式结合形成的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类黄酮多酚化合物。花色苷有多种保健功能,花色苷最主要的功能是可以清除自由基,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能。到目前为止关于玉米上位性方面的研究多为玉米株高、穗位高、单株总叶数、穗位叶长、穗位叶宽和

7、穗位叶面积之间的上位性研究,还有在玉米出子率进行上位性效应分析,而对玉米花色苷的上位性研究很少。上位性的研究可以丰富花色苷的遗传基础,为遗传改良提供依据。叶片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叶脉叶耳是叶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叶片相关颜色基因的进一步定位,为玉米中色素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为玉米中色素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玉米色素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转化提供了依据。本文利用西南大学玉米研究所新育种的材料黑玉米自交系SDM,以SDM为父本,以木6,Mo17分别为母本,构建两个回交群体,通过前景选择和背景选择获得两个近等基因系BC4F3,对控制玉米籽粒和穗轴的花色苷含量两个主效基因

8、进行上位性研究。另外选择以SDM为父本,木6为母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