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之本质由未知到可知再回到未知

疾病之本质由未知到可知再回到未知

ID:8366200

大小:70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3-22

疾病之本质由未知到可知再回到未知_第1页
疾病之本质由未知到可知再回到未知_第2页
疾病之本质由未知到可知再回到未知_第3页
疾病之本质由未知到可知再回到未知_第4页
疾病之本质由未知到可知再回到未知_第5页
资源描述:

《疾病之本质由未知到可知再回到未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疾病之本質—由未知到可知再回到未知方素瓔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TA8931050從史前到古文明早在人類出現之前,疾病就已經存在於地球上。蛀牙、關節炎、骨質疏鬆等今日常見的疾病,在史前時代人類的遺骸中都曾被發現。  人類最初的醫學知識可能來自天賦的本能,像其他動物一樣,例如用嘴吸吮傷口、用壓迫的方式止血、用冷水浴來止痛解熱。從生活的經驗中,人類逐漸了解各種動植物、礦物的藥性和毒性,並開始嘗試外科手術。史前的人類信仰超自然的力量,把疾病歸因於鬼神所降的懲罰或敵人所施的巫術。在原始的部落中,通常有專人負責醫療的執行;這種人往往是部落裏公認最有智慧、可以和鬼神溝通的人,集醫師與巫師

2、的角色於一身,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巫醫用宗教儀式、符咒和草藥來治病,對於外傷則用手術來處理。  公元前三千年起,人類在埃及、美索不達米亞、中國、印度、希臘等地分別建立起燦爛的文明。這時人類已發展出文字,對於疾病的症狀、徵候和既有的醫學知識得以詳加記載。巫醫或祭司仍然是醫療的執行者,而寺廟或神殿成為執行醫療的處所。右圖:新石器時代人類的頭骨,有明顯被鋸開和傷口邊緣癒合的痕跡。手術的目的仍屬未知,可能是為了釋出附身的魔鬼。左下圖:公元前七世紀巴比倫的碑銘,先被雕在泥板上,然後燒製成磚。上面記載著癲癇發作的徵候。右下圖: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找不到「醫」字,卻找得到「毉」字,暗示

3、著當時巫醫相混的情況。17右圖:公元前四世紀的希臘浮雕,顯示醫神Asclepius正在治療一位沈睡中的女病患,隨侍在後的是他的女兒健康女神Hygeia。當時希臘盛行「神殿睡眠」的療法,患者沐浴、祈禱、獻禮後在神像下過夜,等待醫神顯靈給予治療。左圖: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火,以致天帝宙斯懷恨在心,乃藉潘朵拉的盒子以報復人類。圖中顯示盒子打開的一刻,煙霧瀰漫、邪靈四散,從此人間有了不絕的疾病與罪惡。生病與老死至今仍是人類不可逃避的宿命。多少年來引領醫學前進的,是留在盒子裏的希望。摘自http://health.edu.tw/modules/people/history

4、/world_01.htm理性醫學的誕生公元前六世紀,希臘的哲學家們開始以一種嶄新的眼光來看世界︰他們認為宇宙間萬物的運行遵循著某些不變的自然法則,而不是由鬼神或超自然的力量所主宰,雖然他們仍相信神與造物者的存在。他們試圖用自然的因果律來解釋物質世界的所有現象,而宗教或迷信的解釋則被摒棄。於是一個理性的哲學系統形成了,並開始影響其他領域的學問。  在這樣的哲學基礎上,希波克拉提斯把醫學從迷信中解放出來,賦予它理性的面貌;疾病不再是鬼神作祟,而是自然的因素所致。他使醫療成為人道的藝術,揭櫫了醫師的使命,樹立了醫業的尊嚴。羅馬的蓋倫繼承了希氏的傳統,加上初具科學觀念的解剖、

5、生理知識,建立了完整的疾病理論體系,在接下來的一千多年裏被後人奉為權威。17  在目的論哲學的影響之下,蓋倫企圖為每一個器官找到其功能與目的,在實驗不及之處便多以臆測取代,因此不免有所誤解。「體液說」是這個時期解釋生理現象的理論基礎,疾病被視為體液失衡的結果;催吐、促瀉、放血等方式被引進治療的領域,以排除過剩的體液。左圖:希波克拉提斯(Hippocrates,450-370B.C.)希臘醫學家,西方醫學之父。他是第一個賦予醫學理性內涵的人,以體液失衡來解釋疾病的成因。他相信自然的治癒力,對疾病採取較保守的療法。他認為醫學是以治療為中心的藝術,強調病程的觀察,主張以人道的

6、方式對待病人。他寫下的醫師誓詞至今仍被奉為執行醫業的南針。左下圖:公元前二世紀一位雅典醫師的墓碑,顯示他生前為病人觸診腹部的情景。病人的腹部腫脹,也許是營養不良的結果。圖右有一個大小不成比例的放血杯,用來標示死者生前的職業。構圖雖然簡單,卻透露出病人殷切的期盼與醫師真誠的關愛,彰顯了希波克拉提斯所提倡的人道醫療精神。右上圖:蓋倫(ClaudiusGalen,129-200A.D.)來自希臘的羅馬名醫。他是第一個以實驗方法從事解剖和生理研究的人,賦予希波克拉提斯「體液說」驗證的精神,提出了完整的疾病理論和診療方法,主宰了歐洲醫學界一千多年。不同於希氏的保守,他主張對疾病採

7、取主動的介入與治療。他相信身心是一體的,認為治療應兼及身體面與精神面。左17圖:蓋倫所提出的循環系統模型。他認為消化過的食物由腸道經靜脈運到肝臟形成滋養精,再經靜脈運到右心後分為兩支:一支經肺循環抵達左心,另一支則經心室中隔上的孔道抵達左心,形成生命精;之後經動脈運到腦部形成知覺精,最後散佈到神經系統。此一理論被奉為圭臬達一千多年,直到十七世紀才被哈維推翻。右上圖:十五世紀醫師隨身攜帶的小型手抄本,記載著由尿液外觀來診斷疾病(圖右)和由不同部位放血來治療疾病(圖中)的準則。這些都是「體液說」盛行之下的產物。摘自http://healt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