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42847

大小:519.14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4-08-29

上传者:老李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1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生物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企鹅的皮下脂肪具有储备能量和抗低温的作用。构成脂肪的元素中不含有(  )A.CB.HC.OD.N【答案】D【解析】【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详解】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因此构成脂肪的元素组成为C、H、O,不含N元素,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孟德尔利用豌豆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该实验中需要去雄并套袋的是(  )A.亲本B.母本C.子一代D.父本【答案】B【解析】【分析】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对作为母本的植株去掉雄蕊,且去雄要彻底)→套上纸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挂标签。 【详解】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人工异花授粉过程,需要对母本去雄,防止自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去雄后需要套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B正确,ACD错误。故选B。3.人类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外侧的细胞正常脱落形成皮屑的过程属于(  )A.细胞分化B.细胞分裂C.细胞凋亡D.细胞坏死【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表皮外侧的细胞正常脱落形成皮屑,这是细胞的自然更新,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ABD错误。故选C。4.下图展示了人和大猩猩的骨骼,人身体上的每一块骨骼在大猩猩身体上都有,只是大小比例有所不同。这一事实为人和其他脊椎动物具有共同祖先的观点提供了(  )A.化石的证据B.胚胎学的证据C.比较解剖学的证据D.分子水平的证据【答案】C【解析】【分析】比较解剖学通常是指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学,它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 【详解】生物进化在比较解剖学上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同源器官是指起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据图可知,人身体上的每一块骨骼在大猩猩身体上都有,这一事实为人和其他脊椎动物具有共同祖先的观点提供了比较解剖学的证据,C正确,ABD错误。故选C。5.大约50万年前,乌拉尔图小麦(2n=14)和拟山羊草(2n=14)发生天然杂交,幸运地被加倍后形成了二粒小麦。大约8000年前,二粒小麦偶然与节节麦(2n=14)发生天然杂交后加倍,最终形成了起源于这三个物种的普通小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二粒小麦是二倍体B.节节麦是二倍体C.普通小麦是三倍体D.拟山羊草是单倍体【答案】B【解析】【分析】判断一个个体是单倍体还是几倍体的关键是看该个体是由什么发育来的。若该个体是由未受精的配子直接发育来的,则为单倍体;若该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体细胞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乌拉尔图小麦(2n=14)和拟山羊草(2n=14)发生天然杂交,加倍后成了二粒小麦,故二粒小麦是四倍体,A错误;B、节节麦(2n=14)是二倍体,体内有两个染色体组,B正确;C、分析题意,二粒小麦(四倍体)偶然与节节麦(2n=14)发生天然杂交,体内有三个染色体组,经加倍后成为普通小麦,故普通小麦是六倍体,C错误;D、拟山羊草(2n=14)体内有2个染色体组,是二倍体,D错误。故选B。6.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生理功能的多样性。下列与蛋白质结构多样性无关的是(  )A.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B.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C.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D.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元素组成【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二是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三是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四是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详解】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不同,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元素组成一般都是C、H、O、N,没有特异性,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7.在某些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正常细胞会发生突变而成为癌细胞。癌细胞最主要的特征是(  )A.不易转移B.核形态统一C.代谢减弱D.无限增殖【答案】D【解析】【分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详解】A、正常细胞会发生突变而成为癌细胞,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A错误;B、正常细胞会发生突变而成为癌细胞后,癌细胞核可出现明显的畸形,表现为细胞核形态不规则,B错误;C、癌细胞的代谢旺盛,C错误;D、在某些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正常细胞会发生突变而成为癌细胞,癌细胞最重要的特征是能无限增殖,D正确。故选D。8.溶酶体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细胞器,其示意图如下,据图分析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属于(  )A.易化扩散B.胞吞作用C.渗透作用D.主动转运【答案】D【解析】【分析】主动转运是指细胞消耗能量将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详解】据图可知,细胞溶胶中的pH为7.0,溶酶体腔中的pH为5.0,说明溶酶体腔内的H+浓度较高,且据图可知,H+进入溶酶体需要质子泵参与,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因此运输方式为主动转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人类猫叫综合征患者智力低下,哭声似猫叫。导致人类猫叫综合征的染色体畸变类型属于(  )A.缺失B.重复C.倒位D.易位【答案】A【解析】【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猫叫综合征因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得名,患者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经研究发现此病是一种人类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显微镜下观察到某果蝇细胞内有16条染色体,下列关于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有丝分裂间期B.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处于中期ⅠD.处于后期Ⅱ【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前期同源染色体不联会,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类似有丝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详解】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显微镜下观察到某果蝇细胞内有16条染色体,应该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导致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在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葡萄糖溶液、酵母菌等进行酒精发酵的研究,其中X溶液用于检测相关的发酵产物。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线粒体基质中氧化生成丙酮酸和[H]B.细胞呼吸产生的ATP使装置内培养液的温度升高 C.发酵过程中频繁打开气阀会影响酒精的产生速率D.X溶液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用于检测产生的酒精【答案】C【解析】【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在有氧的情况下酵母菌生长繁殖速度快,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环境中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氧化生成丙酮酸和[H],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A错误;B、细胞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形成ATP,另一部分以热能形式释放,以热能形式释放会导致装置内培养液的温度升高,B错误;C、发酵过程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发酵过程中频繁打开气阀会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影响酒精的产生速率,C正确;D、据图可知,酒精应该在装置内,不会进入X溶液内,因此X溶液鉴定的是CO2,是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会由蓝变绿再变黄,D错误。故选C。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面小题。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研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研究人员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分组红粒管白粒管对照管①加样0.5mL提取液0.5mL提取液X②加缓冲液1mL1mL1mL③加淀粉溶液1mL1mL1mL④反应后加碘液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显色结果+++++++++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12.步骤①在对照管中加入的物质X是(  )A.0.5mL生理盐水B.0.5mL蒸馏水C.0.5mL缓冲液D.0.5mL 红白粒混合提取液13.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中缓冲液的作用是控制pHB.实验结果表明红粒小麦淀粉酶活性较低C.据结果分析,穗发芽率与淀粉酶活性成正相关D.延长保温时间可使白粒管显色加深【答案】12.B13.D【解析】【分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小麦籽粒,则“加样”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所以步骤①中加入的X是0.5mL蒸馏水作为对照;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调节pH,实验的因变量是显色结果(淀粉与碘变蓝),颜色越深,说明淀粉被分解得越少,种子的发芽率越低。【12题详解】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小麦籽粒,“加样”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所以步骤①中加入的X是0.5mL蒸馏水作为对照,ACD错误,B正确。故选B。【13题详解】A、本实验要验证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自变量为小麦籽粒,pH属于无关变量,在实验中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调节pH,A正确;B、本实验的因变量是显色结果,颜色越深,说明淀粉被分解得越少,种子的发芽率越低,酶活性越弱,红粒小麦实验组的显色结果深于白粒管,故红粒小麦淀粉酶活性较低,B正确;C、与对照组分析可知,显色结果越深即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低,推测出穗发芽率与淀粉酶活性成正相关,C正确;D、延长保温时间,可能造成两支试管中淀粉都被分解,都没有蓝色出现,无法区分两种籽粒中淀粉酶活性的高低,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D错误。故选D。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面小题。某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和感病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E/e)控制,同时含有D和E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E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研究人员欲利用现有的纯合感病矮茎种子(甲)和纯合抗病高茎种子(乙)培育抗病矮茎新品种(丙)。14.自然状态下,自花且闭花授粉的植物一般是(  )A.杂合体B.纯合体C.突变体D.癌变体15.利用甲和乙作为亲本,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培育新品种丙,该育种过程涉及的原理有(  ) A.基因重组和转基因技术B.诱发突变和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D.染色体畸变和转基因技术16.若只考虑茎的高度,甲、乙亲本杂交所得的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理论上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A.高茎∶中茎∶矮茎=1∶6∶9B.高茎∶中茎∶矮茎=4∶3∶9C.高茎∶中茎∶矮茎=1∶3∶12D.高茎∶中茎∶矮茎=4∶0∶12【答案】14.B15.C16.A【解析】【分析】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与优点: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14题详解】据题意可知,该植物是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只能自交,因此一般都是纯合子,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单倍体育种的过程:选择亲本→有性杂交→F1产生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纯合子→选择所需要的类型,有性杂交时涉及的原理是基因重组,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涉及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因此该育种过程涉及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据题意可知,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E/e)控制,同时含有D和E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E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若只考虑茎的高度,甲(纯合矮茎种子DDEE)、乙(纯合高茎种子ddee)亲本杂交所得的F1(DdEe),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只能自交),理论上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高茎(ddee):中茎(D_ee和ddE_):矮茎(D_E_)=1:6:9,A正确,BCD错误。故选A。17.下图为大肠杆菌的拟核DNA的复制图,甲共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占全部碱基的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每个脱氧核糖都和两个磷酸基团相连B.甲中基因的碱基对数小于等于1000C.大肠杆菌中核糖体RNA的合成与核仁密切相关D.甲到乙共需消耗150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答案】A【解析】【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复制的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详解】A、甲是环状DNA,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每个脱氧核糖都和两个磷酸基团相连,A正确;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DNA片段,相邻的基因之间可以有一段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甲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总数大于其上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总数之和,即甲中基因的碱基对数小于1000,B错误;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仁,C错误;D、甲共有1000个碱基对(2000个碱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占全部碱基的35%,根据碱基互补配对(A=T,G=C)可知,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占全部碱基的15%,因此甲含有鸟嘌呤脱氧核苷酸300个,从甲到乙,DNA复制一次,共形成了2个DNA分子,共需消耗300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错误。故选A。【点睛】18.甲昆虫的体色黑色(A)对浅色(a)是显性。1978年某地区甲昆虫的体色中浅色占70%,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20%。由于环境污染,该区域的甲昆虫每年浅色个体的减少率为10%,黑色个体的增长率为10%。现在该区域的甲昆虫以黑色为主,几乎看不到浅色个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甲昆虫个体间存在的体色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B.1979年该区域的甲昆虫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22.9%C.1980年该地区的甲昆虫群体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59.1%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体基因的选择来实现的【答案】B【解析】【分析】1、某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纯合子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基因型频率。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详解】A、生物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该区域昆虫个体间存在体色的差异,说明控制性状的基因不同,体现了基因多样性,A错误; B、由题意知,1979年,AA=10%×(1+10%)=11%,Aa=20%×(1+10%)=22%,aa=70%×(1-10%)=63%,因此1979年AA=11/96,Aa=22/96,所以A的基因频率为:11/96+22/96×1/2≈22.9%,B正确;C、由题意知,1980年,AA=10%×(1+10%)2=12.1%,Aa=20%×(1+10%)2=24.2%,aa=70%×(1-10%)2=56.7%,因此1980年该种群中aa比例是56.7%÷(24.2%+12.1%+56.7%)≈60.9%,C错误;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而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环境不能对生物体基因进行选择,D错误。故选B。19.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被比喻为一种分子开关,分子开关的机理如图所示,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是一个磷酸化的过程,即“开”的过程,形成无活性的蛋白是一个去磷酸化的过程,即“关”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其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分子开关“开”和“关”都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蛋白质去磷酸化是一个放能反应,可大量合成ATPD.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用于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示,无活性的蛋白磷酸化形成有活性的蛋白,有活性的蛋白去磷酸化形成无活性的蛋白。【详解】A、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式是:A-P~P~P,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正确;B、ATP将蛋白质磷酸化,形成ADP和磷酸化的蛋白质,同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当磷酸化的蛋白质上的磷酸基团脱落时会发生性状改变,因此分子开关的“开”和“关”都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正确;C、蛋白质去磷酸化过程释放的能量,属于放能反应,但是释放的能量不能用于合成ATP,ATP合成时能量来源是光能或者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C错误;D、通过图示可知,蛋白质磷酸化过程需要消耗ATP,是一个吸能反应,与ATP的水解相联系,因此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用于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D正确。 故选C。20.一个核DNA完全被3H标记的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置于无3H的培养液中,经若干次分裂后产生了如图所示的子细胞,图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细胞有四条染色体,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B.若图示细胞正在经历第三次细胞分裂,则其每条染色体都带有3H标记C.若图示细胞处于中期Ⅱ,则MⅠ时有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图示细胞分裂后可能会产生二种、三种或四种基因型不同的子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为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一般为相同基因。四分体时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交叉互换。【详解】A、图中有4条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既有A基因也有a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没有发生染色体畸变,A错误;B、用3H标记一个核DNA,在无3H的培养基上分裂一次,则DNA复制一次,每条DNA均为一条链含3H,一条链不含3H,若再复制一次,则一条DNA上由标记,另一条DNA上无标记,故若该细胞正在经历第三次细胞分裂,不可能每条染色体都带有3H标记,B错误;C、该细胞为二倍体动物细胞,若图示细胞处于中期Ⅱ,则不应该有同源染色体,即MⅠ时1、3未分离,若2和4为同源染色体(性染色体),则MⅠ时有两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C正确;D、若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由于基因突变,可以形成两种基因型(AAXBY、AaXBY)不同的子细胞,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该细胞可能会产生三种基因型(AXB、AY、aY或AY、AXB、aXB)不同的子细胞,D错误。故选C。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1. 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细菌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回答下列问题:(1)蓝细菌与原始真核生物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异是前者_________,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特定的细菌(蓝细菌)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分别是_________。A.选择透过性B.不对称性C.流动性D.保护性(2)据题干信息可知,叶绿体中可能存在的细胞器是_________;叶绿体中的DNA较小且不以_________的形式存在。(3)古生物学家认为线粒体也是由真核生物吞噬的某种细菌逐渐形成的,试推测该种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答案】(1)CA(2)①.核糖体②.染色质(染色体)(3)①.需氧呼吸②.线粒体是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解析】【分析】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小问1详解】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结构上最本质的区别是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或者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绝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运动的,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AC正确,BD错误。故选AC。【小问2详解】据题干信息可知,蓝细菌可能演变成叶绿体,蓝细菌中含有核糖体,因此叶绿体中可能存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叶绿体中的DNA较小,形态为环状,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小问3详解】古生物学家认为线粒体也是由真核生物吞噬的某种细菌逐渐形成的,推测该种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是需氧呼吸,理由是线粒体是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的生命源于一个受精卵,初始的全能或多能细胞中的DNA,在转录因子的协同作用下被激活或抑制,让细胞走向不同的“命运”,最终在细胞中表达“一套特定组合”的基因。表观遗传是个体适应外界环境的机制,在环境变化时,生物可以通过重编程消除原有的表观遗传标记,产生适应新环境的表观遗传标记,这样既适应了环境变化,也避免了DNA反复突变造成的染色体不稳定与遗传信息紊乱。材料二:柳穿鱼是一种园林花卉,其花的形态结构与Lcyc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花的形态、结构不同的柳穿鱼植株A和B,它们体内Lcyc基因的序列相同,植株A的Lcyc基因在一定的日照时长下能表达,植株B的Lcyc基因由于有多个碱基连接了甲基基团而不表达。植株A与植株B杂交,F1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F1自交产生的F2中绝大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少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B的相似。回答下列问题:(1)全能或多能细胞走向不同“命运”的过程称为_________,依据材料一,这一过程是_________和表观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2)遗传学家提出的中心法则概括了自然界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请补充下面中心法则图中数字序号所表示的物质或过程。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3)下列能完成中心法则图中X过程的两种生物是_________。A.烟草花叶病毒B.艾滋病病毒C.T2噬菌体D.劳氏肉瘤病毒(4)若将材料二中柳穿鱼植株A和B的Lcyc基因取出并解旋成单链DNA,植株A的模板链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和植株B的编码链完全配对。(5)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给出的信息,表观遗传对人们生活的启示意义是什么?____________【答案】(1)①.细胞分化②.基因选择性表达(2)①.(DNA)复制②.转录③.RNA(3)BD(4)能(5)生活的环境会在遗传物质上打下烙印,并可遗传。人们需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解析】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小问1详解】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因此全能或多能细胞走向不同“命运”的过程,即形成不同种类的细胞,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依据材料一,这一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和表观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①表示以DNA的每一条链为模板,合成DNA,是DNA复制;②表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表示转录;③是转录的产物,是翻译形成蛋白质的模板,因此③是RNA。【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X过程表示以RNA为模板,形成DNA,属于逆转录,能发生的逆转录过程的是某些RNA病毒(逆转录病毒),艾滋病病毒和劳氏肉瘤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但不是逆转录病毒,T2噬菌体是DNA病毒,BD正确,AC错误。故选BD。【小问4详解】据题意可知,柳穿鱼植株A和B体内Lcyc基因序列相同,只是由于表观遗传花的形态、结构不同,因此植株A和B的Lcyc基因取出并解旋成单链DNA,植株A的模板链能和植株B的编码链完全配对。【小问5详解】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给出的信息可知,生活的环境会在遗传物质上打下烙印,并可遗传。人们需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23.将质量和发育状况相同的甲、乙两种植物分别放在光照强度相同且恒定、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两密闭容器中培养,一段时间内容器中CO2相对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将水分解成O2、H+和e-,光能转化为_________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若无光照,植物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和线粒体。(2)实验过程中植株甲所在的容器中CO2相对含量保持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3)植株乙所在的容器中CO2相对含量在t1时间后下降的速率逐渐减慢说明_________在t1 时间后成为限制乙植株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4)若改变光照强度重新实验,使植株乙所在的容器中CO2相对含量保持不变,则在该光照强度下,植株甲所在的容器中CO2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答案】(1)①.光反应②.NADPH③.细胞溶胶(2)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表观光合速率为零)(3)容器内CO2(相对)含量(4)增加(或先增加后稳定)【解析】【分析】光合作用:①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发生水的光解、ATP和NADPH的生成;②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消耗ATP和NADPH。【小问1详解】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阶段会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形成O2、H+和e-,同时光能转化为NADPH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若无光照,植物叶肉细胞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小问2详解】密闭容器中的植物进行细胞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二氧化碳,如果植株甲所在的容器中CO2相对含量保持稳定的原因是植株甲进行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相等,即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表观光合速率为零)。【小问3详解】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据图可知,植株乙所在的容器中CO2相对含量一直在下降,即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光合作用减弱,因此在t1时间后,限制乙植株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容器内CO2(相对)含量。【小问4详解】没有改变光照时,植株乙所在的容器中CO2相对含量下降(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若改变光照强度重新实验,使植株乙所在的容器中CO2相对含量保持不变(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说明光照强度减弱,植株甲所在的容器中CO2相对含量保持稳定原因是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因此容器内CO2(相对)含量增加。24.已知果蝇的翅型有长翅、残翅和小翅三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某生物小组以纯合残翅果蝇(甲)和纯合小翅果蝇(乙)为亲本,分别进行实验一和实验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亲本F1F2实验一雌果蝇甲×雄果蝇乙雌、雄果蝇均为长翅♀长翅∶残翅=3∶1♂长翅∶小翅∶残翅=3∶3∶2实验二雌果蝇乙×雄果蝇甲雌果蝇均为长翅,雄果蝇均为小翅♀长翅∶小翅∶残翅=3∶3∶2♂长翅∶小翅∶残翅=3∶3∶2(1)由实验结果可知,控制果蝇翅型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实验一中雌果蝇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2)若分别从实验一F2和实验二F2中各取一只小翅果蝇进行杂交,后代出现残翅果蝇,该杂交过程取自F2的两只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若让实验二中的F2小翅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所得后代中小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答案】(1)①.符合②.X③.aaXBXB(2)①.AaXbY、AaXbXb②.8/9【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实验二雌果蝇乙(纯合小翅果蝇)×雄果蝇甲(纯合残翅果蝇),F1中雌果蝇均为长翅,雄果蝇均为小翅,F2中雌雄都是长翅∶小翅∶残翅=3∶3∶2,据此可知,当A和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长翅,当A存在,B不存在时表现为小翅,当A不存在时,表现为残翅。【小问1详解】据实验二可知,雌果蝇乙(纯合小翅果蝇)×雄果蝇甲(纯合残翅果蝇),F1中雌果蝇均为长翅,雄果蝇均为小翅,雌雄表现不一致,说明基因应该位于性染色体上,已知果蝇翅型有长翅、残翅和小翅三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a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B/b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据题意可知,实验二雌果蝇乙(纯合小翅果蝇)×雄果蝇甲(纯合残翅果蝇),F1中雌果蝇均为长翅,雄果蝇均为小翅,F2中雌雄都是长翅∶小翅∶残翅=3∶3∶2,据此可知,当A和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长翅,当A存在,B不存在时表现为小翅,当A不存在时,表现为残翅,实验一中雌果蝇甲(纯合残翅果蝇aaX-X-)×雄果蝇乙(纯合小翅果蝇AAXbY),F1中雌雄均为长翅(A_XBX-或者A_XBY),因此雌果蝇甲的基因型为aaXBXB。【小问2详解】据题意可知,实验一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F1基因型为AaXBXb、AaXBY,F2 中中小翅的基因型为A_XbY;实验一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F1基因型为AaXBXb、AaXbY,F2中中小翅的基因型为A_XbXb、A_XbY;如果分别从实验一F2和实验二F2中各取一只小翅果蝇进行杂交,后代出现残翅果蝇(aa__),说明取自F2的两只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实验二中F1基因型为AaXBXb、AaXbY,F2小翅雌果蝇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XbXb、2/3AaXbXb,雄果蝇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XbY、2/3AaXbY,两者随机交配,所得后代中小翅果蝇(A_XbXb和A_XbY)所占的比例为1-2/3×2/3×1/4=8/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