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39710
大小:17.2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4-09-04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高层建筑由于功能复杂、楼层高、人员多、体量大,一旦发生火灾,危险性较大,通过调查分析我国火灾事故发现,80%以上事故原因与消防安全疏散有关。高层建筑安全疏散是降低火灾伤亡的重要环节,如何选择最佳逃生路线对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重点论述了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人员疏散危险性,针对当前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存在的安全疏散设计不足、安全疏散管理疏忽、安全疏散方式单一、安全疏散法规不健全四方面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防火安全疏散设计、提高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逃生技巧相关知识、科学编制消防应急逃生预案并强化演习频率、以立法为依据确保安全疏散工作的落实四方面策略,促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工作有效实施,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安全疏散;逃生自救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密度增加,高层建筑便于人们居住、娱乐和办公,各个城市高层建筑数量都越来越多。而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较大,由于用途复杂、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救援难度大,因此高层建筑人员安全疏散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以往高层建筑火灾伤亡事件的分析可知,大部分火灾事故都是由于日常安全管理存在疏忽,安全避难区域占用,安全出口封堵、疏散指示标志异常、人员缺乏基本逃生知识等,错过了最佳疏散时间,导致高层建筑起火后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一、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和人员疏散危险性分析(一)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第一,高层建筑火灾蔓延速度快,短时间内易造成立体火灾。由于高层建筑内部设施复杂,楼梯间、电梯间、管道井等设施数量多,在火灾初期易形成烟囱效应,蔓延速度最高会达到5m/s,水平蔓延速度也达到0.8m/s,受到高空风力及火场小气候影响,高层建筑火势蔓延迅速,建筑物内烟雾弥漫。第二,人员密集,疏散困难。高层建筑垂直距离长,如果发生火灾,电梯不能正常运行,楼梯疏散需要时间较长,一旦发生火灾,人们情绪紧张,恐慌心理会影响疏散效率,人员疏散速度低于火灾蔓延速度,在人员缺乏火灾安全知识的情况下,自救能力弱,火场逃生缺乏组织,极易造成踩踏事故。第三,消防装备受限,增加了火灾扑救难度。高层建筑起火一般采用登高消防云梯车、直升机等救援工具实施救援,但由于消防云梯车最高救援高度为100m,而高层建筑如果超过100m,云梯车难以实施救援。高层建筑固定消防设施一般水压不足,难以垂直供水,供水压力一旦增加到2.0MPa,就会导致水带接口破裂。高层建筑内部消防设施功能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影响人员疏散逃生。(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危险性分析高层建筑人员疏散困难,易形成立体火灾,灭火救援装备作业受限。其危险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人群疏散困难。人群疏散困难主要由于人们普遍缺乏火灾疏散常识,对疏散环境不了解,不利于迅速疏散,建筑疏散空间畅通可以提高疏散效率。第二,安全疏散时间长。高层建筑疏散过程中,人们往往从消防楼梯撤离,第一时间大量人员涌入安全通道,易造成阻塞,人员疏散效率低。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层数多,内部人员对疏散线路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疏散效率,如果建筑物内部人员缺乏必要的疏散常识,对疏散线路不熟悉,易造成拥挤和混乱,增加了的疏散时间。第三,火灾烟气影响大。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受到风力影响,导致烟气流动速度快,笼罩建筑物内外,烟气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火场能见度较低,如果人们不做保护措施,易发生一氧化碳等中毒,导致窒息。第四,疏散通道不通畅。高层建筑结构较为复杂,安全出口、消防楼梯间堵占、安全标识不清晰等,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在毫无思想准备情况下惊慌而逃,易丧失理智,缺乏应对能力。第五,被困人员情绪恐慌。高层建筑起火人们逃离往往选择熟悉路线,火灾现场人们出于归巢性、趋光性、恐烟性、从众性心理,容易丧失基本的判断能力,难以正确选择逃生路线,还会导致踩踏、拥堵、跳楼等情况发生。二、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存在的问题(一)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不足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是确保火灾安全疏散的前提,也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保障。传统高层建筑体量小、功能单一,难以适应现代化火灾防控要求。由于高层建筑集中在城市商圈地带,投资成本较高,高层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应付消防审批,在疏散出口设计方面,为了节约投资,压缩了安全疏散通道数量和面积,导致疏散距离过长。部分开发商将消防电梯设计与普通电梯等同,未能设置排烟口、自然通风和防排烟设施,无限度压缩楼梯间面积和数量,导致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及人流组织的设计先天不足。(二)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管理的疏忽高层建筑日常消防管理存在疏忽,物业管理者虽然按照消防安全要求设置了一定的消防设施,但消防设施日常缺乏保养,不能按照要求定期检查,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设施不能有效投入使用,延误火灾的扑救。部分高层建筑分别租赁给多家单位,建筑使用过程中缺乏配合,不能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导致疏散通道占用,消防设备损坏,不能正常投入使用,具体表现为:第一,消防控制中心不能正常运行。设备损坏不能及时修复,消防设施系统不能发挥作用,火灾发生后不能及时报警及启动灭火设施,延误火情救援时间。第二,疏散通道监管疏忽。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应急指示标志等破损不能及时修复,公共聚集场所随意堆放杂物,常闭式防火门不能正常关闭,防火卷帘不能正常下落,不能起到防火、防烟功能。第三,避难间设置不规范。目前,高层建筑避难层配备较少,且避难层与设备层共用现象普遍,占用了避难层净面积。第四,缺乏对消防安全的必要投入。地产商及物业在利益驱使下,规避消防安全的必要投入,部分开发商偷工减料,给消防安全带来严重消防隐患。部分高层建筑火灾隐患排查问题仍不能得到整改,消防责任主体落实不明确,缺乏长效治理机制。(三)高层建筑安全疏散方式单一 近年来大中城市人口密度加大,高层建筑高度也越来越高,随着人们需求的提高,高层建筑功能越来越复杂,一旦出现火灾,如果不能及时组织人员科学疏散,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如果仅仅借助楼梯疏散,大量的人员集中在楼梯间,这种单一的樓梯疏散方式不能满足人员疏散要求。因此,疏散设计中,部分高层建筑在10层和50层建筑楼梯宽度一致,但由于50层建筑人员数量多,紧急情况楼梯间烟雾弥漫,致使能见度不足,疏散会出现拥挤和堵塞现象。楼梯疏散仅仅针对身体健康人士设计,不利于孕妇、小孩、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疏散,因此传统楼梯疏散不能完全满足当前高层建筑疏散需求。(四)高层建筑安全疏散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我国公安消防部门针对高层建筑颁布了相关法律政策,运用法律武器约束高层建筑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明确了高层建筑的管理条款和责任,强化了消防监督管理,规避高层建筑火灾隐患。但目前我国消防法相关条款缺乏对法律追责的明确规定,惩戒措施不严格,基层对消防法的执行力弱化。目前,公安消防机构警力不足,日常执勤任务繁重,配置在消防监督培训教育岗位人员较少,消防宣传教育工作不全面、不深入、震撼力不够。安全疏散方面法律法规较少,安全疏散逃生制度过于笼统,仅局限在对消防演练及疏散通道畅通、消防车道及安全出口不得占用等要求。但法律法规缺乏对疏散通道堵占的相关追责措施,法律惩处力度薄弱,法律法规存在滞后性,影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高效管理。三、提高高层建筑安全疏散效率的对策(一)加强防火安全疏散设计为了缩短疏散行动时间,提高疏散效果,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应根据建筑火灾烟气流动速递快、蔓延迅速等特点,设置科学的疏散通道,并根据建筑物特征提供完善的疏散方法,确保紧急情况下,建筑物所有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撤离火场安全疏散是建筑物设计的前提,客观分析建筑物功能、性质制定防火措施,确保消防疏散通道通畅。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应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包括烟感、温感、光感等,同时做好防火分区设计,对火势起到阻隔作用。楼梯设计应按照消防安全标准,避免疏散与救援楼梯发生干扰。安全疏散方法是在有限的高层建筑设施环境下,保障建筑物内人员自由无障碍的疏散,提高人们对火灾的反应速度,包括行动不便的人群能够第一时间安全撤离。保证在建筑物过火破坏之前,被困人员可以及时疏散。 (二)普及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逃生技巧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过程中缺乏对安全标志的关注,一旦发生火灾,不能采取科学的自救措施,往往错过最佳逃生时机。单位人员应及时普及安全疏散逃生知识,火灾初期应利用现有灭火设备组织人员扑灭初期火灾,当火情难以控制时,应及时组织人员从就近疏散通道逃生,避免人员伤亡。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人员用火、用电安全培训,使其掌握必备的灭火、逃生、报警程序等相关知识,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建筑物内部结构及疏散逃生路线。安全疏散是社会消防宣传教育的重任,只有提高对消防安全的重视,才能从基层筑起消防安全堡垒。(三)科学编制消防应急逃生预案并加强演习单位编制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是一项较为繁杂的系统工程,应发挥消防、管理、技术、医疗等专业协同配合,消防应急预案应熟悉建筑物机构、各专业知识,避免各专业交叉与重复。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应明确各专业职责和分工,客观分析火灾危险性。消防应急预案内容包括人员疏散平面图、物资疏散注意事项、不同着火点疏散路线、易燃易爆安全措施、疏散物资临时堆放点、灭火组织、医疗救援等。消防应急预案批复后,应组织各部门对消防应急预案的宣传与培训,定期按照消防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分工,根据职责变动、消防设施位置变动、火灾危险源变动等情况及时改进消防应急预案,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四)推动立法,确保安全疏散工作的落实 我国相关部门对消防监管缺乏主动性,法律法规存在一定滞后性。日常监管过程中缺乏动态监管,对岗位资格审查、安全疏散预案制度管理、疏散演练落实等缺乏深入监督和管理。第一,应推动立法,明确部门和单位职责。公安消防机构在对地产商、物业公司提交的建筑物安全审核时,应提高审查标准,确保安全出口数量、安全疏散通道宽度等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要求,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完好,定期检查消防设备设施是否完备。第二,消防安全培训考核纳入立法。要求各单位定期组织消防知识考试,提高建筑物人员的必备消防安全知识和疏散逃生技能。第三,消防演练纳入立法。单位不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演练,使员工熟练掌握疏散逃生技巧。第四,加强对安全疏散工作的检查,抽查单位防火责任人、安全人员对消防安全疏散工作的掌握情况。第五,加大追责力度,对违规占用消防疏散通道、损坏消防设备设施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对消防演习弄虚作假、防火材料以次充好等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四、结语我国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安全疏散方式仍延续传统楼梯疏散,单一的疏散方式难以满足当前防火要求。文章客观分析了当前高层建筑安全疏散逃生危险性,通过对问题深入剖析,引导人们科学的疏散逃生方式,延长安全疏散逃生时间,普及了消防安全逃生技巧,提高各单位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同时,应定期组织人员防火疏散演练,提高对消防设施检查,创新疏散逃生方式,在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关注生命价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